长宁国之卷:第四十六节 油田建设(四)(2/4)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几天之内,勘探队完成了测绘井的钻探和测量工作。秦西科指挥大家着将电阻具下入井里,记录固定点的横向电阻率曲线,再将记录结果与井筒深度进行图形标绘,最终形成地层的测井曲线。

  根据前期勘察和挖掘情况,秦西科向崔云红提出:由于正式钻探工作投入大,风险高,技术要求强,建议在正式对各井开始钻探采油前展开评估会议,形成记录之后记入相关档案。

  崔云红明白他的心思,当天晚上,便工程指挥部里面召开了第一次钻探评估会议。

  这个会议其实就是秦西科向全体元老汇报勘探情况,大家“集体决策”具体开采哪几个勘探位。

  通过的前期试验性钻井勘探,他们已经对AB两个区地下50米以内的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和油气可能存储区域有了初步的了解。大致掌握了油层的分布情况。

  再结合前期地面的整理和工程建设的状况,秦西科在图上标记了七个正式的钻井点。接着他解释了每个点的具体情况。然后阐述了建议:在这个七个勘探井的基础上继续钻探,同时完成配套的导流渠、储油池。最后他给出了这七个钻井的预计回报:

  “预计是有两到三个钻井可以达到商业化产油标准,日产油量可能达到一千桶,个别钻井也许会达到日产一万桶。”

  “真要日产一万桶,我们的油放在哪里?现在根本就没有一万桶储量的油池。”黄璐问道。

  “油井是可以关闭的,这个不是问题。”崔云红说,

  “那就干呗,还专门开个会干啥?”吴廷伟觉得会开得莫名其妙。

  “名不正言不顺。”陈鹏宇说,“大家对这个方案有什么其他意见或者问题吗?”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与会元老在结论文件上签字,同意对七个钻井进行钻探,计划钻井深度为100米,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到150米。

  会议刚结束不久,临时气象站的气象员便发出了大雨警报。在诗里亚这个地方,每天都有的大雨是不会发警告的,至少是每小时20mm以上的持续性大降雨才会有发出警告。

  下午十六时,石油基地气象台观测到了第一滴雨落了下来。接着稀稀落落的小雨点变成了瓢泼大雨。不到几分钟时间,天上就像是破了洞一样开始往下倒水,仿佛给大地挂上了一道水帘。别说继续工作,连在露天行走都编成了不可能的事。工地上所有的坑洞和低洼地全都灌满了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