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出于时代的局限性,张县令虽有良好愿望,对于该如何发展一地经济却并没有太多手段,无非是一些传统的“鼓励农桑”,“轻徭薄赋”之类想法。不过穿越众在此方面的思路可要开阔多了,尤其是出生于七八十年代,成长于二十一世纪初的这批人,在整个社会都在全力追求经济发展的氛围中,现代社会发达的资讯传播系统使得他们即使从未有过任何从政经验,也都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影视作品,新闻报道,甚至是文学小说中了解到那些最起码的治政知识——诸如大力发展工农业,注重贸易流通,开发适合于本地的特色经济等等小技巧,在后世看来都是很寻常的手段,在当时却属于很少有人能理解的所谓“治国大道”。
…………
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穿越众其实也对昌化县觊觎许久了——作为石碌铁矿所在的县治,昌化县本身确实具备优先获得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工业部门,其一直希望能从这里得到更多的矿产资源。先前依靠本地人自行开采,依靠人力畜力慢慢输送出来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琼海军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了。根据工业组制定的铁矿大开发计划:从石碌开采出来的矿石正是要通过昌江水路运输至昌化港,,然后从这里上船走海路运往临高进行冶炼。为此他们甚至将铺设几条铁轨——在蒸汽机车还没有研究出来之前,宁肯先用牛马拖拉。
在当前海南岛对外输出的各类产品中,由黄建成所领导的钢铁组所生产出的优质铁器和钢材一直是琼海大市场上最受欢迎,也是外来客商需求量最大的一类特色产品。要不是委员会一直小心控制着钢铁产品的外流方向和数量,它的利润绝对能超过玻璃镜——后者毕竟属于奢侈品,而铁器则是小到家庭,大至政权的必需品,钢材更是属于战略物资级别。大明王朝对此有严格规定,一直是禁止民间私下炼钢的。但民间私炼钢铁却屡禁不止,原因很简单——上好的钢材拿到市场上差不多跟白银一样值钱,炼钢就等于炼银子。
炼铁的关键在于尽量增强高炉热效率,而炼钢说穿了无非是一个调整好铁和碳之间配比的问题。明代的铁匠对此并没有系统理论支持,只能凭着各家匠作铺子的经验作一些探索,根据父子口口相传的方式获得经验。但在钢铁组这边,一切都有非常成熟的理论体系支撑。黄建成等人所要做的,只是设法在这个时代的简陋条件下尽量将其恢复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