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九 名义问题(2/4)

  【迷失在一六二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等到琼海军接受招安以后,派人过去一查证,回来基本上个个都得了“上等”考评。那个王璞王介山更是因为学习到短毛的行政制度和悄悄描画来高清地图,在吏部官员中很是得了一个“干练有才”的评语。据说吏部尚书,太宰天官李长庚李大人已经在考虑要把他调回京师予以大用,只是顾忌王璞调职后恐怕没人能在短毛统治下为大明牢牢把住琼州府的政权,这才一时搁置住了。

  ……总之当前在大明官场中,“琼州髡人”已经不再是个让人谈之色变的名词,相反在朝堂中普遍认为这群短毛做事情比较上道,说是相互利用也好,彼此合作也罢,反正跟他们搅一块儿总不吃亏。

  经过几轮谈判下来,原本总觉得这帮短毛太过于嚣张跋扈的朱大典对这一说法也不得不表示认同——短毛虽然说话直接,给人以嚣张之感,但他们却绝非不讲道理之人。事实上,琼海军所提出的每一条要求,每一例条款都可以拿出十足道理来,朱大典感觉自己甚至不用费心思跟他们辩论,即使把这些条款直接拿到朝堂上去肯定也能获得通过的。

  ……这里有多少流民需要安置;每家每户需要多少土地;在威海卫附近征地要花多少钱;琼海军方面将如何补偿那些原来的地主……对方都拿出了详细可实行的计划给他看。如果短毛的计划当真能得以实施,那么威海此地又会崛起一座新的城镇,其重要性将绝对不在登州府之下

  谈判之间,那位庞参谋还当场画出来一张简约城市规划图,指着图样加以说明。朱大典,谢三宝等人以前从没有见过这种以线条和图例所构成的抽象平面图,能够理解得不多,但至少能看出对方的布置非常有条理性,各种分区井井有条:何处宜于居住,何处宜于耕种,哪里靠海适合开港……全部在这一张小纸片上规划得清清楚楚。按照后世某种流行的语言:“虽然看不懂你们画的是什么,但一看就知道很厉害的样子……”

  如此双方谈判几轮之后,朱大典等人起先还争一争,哪些条款可能骚扰地方,引来麻烦的要加以避免……后来发现这帮短毛居然考虑得比他们还要透彻许多,安置方式也灵活多样,可以说他们想到的人家早就想到了,他们没想到的人家也已经准备好了。那后来就没啥好多说了,基本上短毛把文书拿来,看一遍没什么问题,有些需要上报朝廷的派人快马送京师去,有些能自己决断的当即便以山东巡抚名义签署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