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骁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但一旦李世忠死于建邺,诸军震怖之下,武安侯傅津川的威望又不足以威服一众老将,江南则无可用之将。
至于大晋第一名将冯神绩所节度的河东虽然无事,却更不能轻动,大晋内乱之时,尤其要防着北面。
但陈伯远说的也很有道理,最起码这样的旨意不能发,地也不可言弃。
这时候老太师许崇简猝然开口道:“此非常之时,老臣以为,对于战局,前线将帅自有思量,而朝廷居于千里之外,诏命再快,一来一回也有月余,前线战事瞬息万变,若指望朝廷诏命打仗,将帅们无异于作茧自缚,而用兵者,不当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卫国公既以为江淮行军大元帅,统全局战事,就当信之重之。”
这一番话倒是让一众人等有些意外,毕竟这话出自这位曾经三度拜相的许老太师之口。
这位老太师担任宰相的时候,作为文官之首,是经常在朝廷上跟老英国公傅巽、定国公冯神绩等一干武勋吵得面红耳赤。
所以年岁相彷的辅国公杨继勋和信国公汤显宗对此都极为诧异,他们算是对许太师比较了解,自然知道其人秉性,这老头今天转性了?
这要是往常,这不得吵着要加派个文官监军?
不过要是傅巽活着,或者冯神绩在上京,肯定能明白许崇简的心思。毕竟他们才是斗了多年的老对手,而杨继勋和汤显宗两位国公,名位虽高,资历虽老,但论能力只能算是庸碌。在当时,连做许老太师的政敌都没资格,属于那种在街上会面都要躲远点的...
但这其中道理也很简单,赵令渊和李辅之都清楚,因为局势真的很凶险。现在已经不是文武之争的时候了。
这时候上京城的文官武将在斗起来,那就真的要让南人打到上京了,毕竟现在的朝堂可是北人的朝堂啊...
这也是道君皇帝之所以会让这位三度拜相的老人出现在此处的原因,许老太师的名望,比起大权在握的左相李辅之都要远胜之,也有足够的分量压制一些士林清议的对于战事的嘈杂声。
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边兵部尚书牛道骞继续建议道:“陛下,按照江淮如今的态势,平北侯所率三卫禁军不过四万余,对于江淮战局不多杯水车薪,远远不够,必须从关中河北在募集新军。同时清退禁军老弱削减三衙军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