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老辣(1/4)

  【一世骁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崇政院的大堂内,文官之中有宰相和兵部尚书、御史中丞,武将之中有九位三衙管军加上与左相李辅之同知崇政院事的英国公傅懋修以及其子武安侯傅津川。

  文武官员皆列席而坐,大堂的中间则是一长条大桉。

  崇政院原为了西北战事以及廷议新法所设立,如今所议之事正是为了新军改制,以及齐王会是之后大军的安置情况。

  新军共有八军十万人,早先隶属于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后又充入山南两道战事之中。

  但如今战事结束,新军如何安置就成了必要解决的问题。

  而道君皇帝自然是打算以新军为根本,重组禁军。

  废置早先的三衙禁军体系。

  若是在吴逆叛乱之前,这个想法绝难成行。

  但在连年大战之后,事情就引来了转机。

  三衙禁军除了殿前班直之外,共有三十六卫,但自战乱以来,禁军之中也先后调出十几卫从征江淮、山南、关中、西川。

  多年来天下承平,积弊深重的禁军自然是当不得大用。

  最少有五个卫的禁军几乎是成建制的丧师,其他各部也各有折损,十不存五六。

  文官老爷们可是早就看禁军的兵痞们,以及背后的勋贵们不顺眼,这下更有发难的借口。

  道君皇帝自然是乐见其成,顺水推舟。

  正好借此机会清除军中积弊,毕竟之前顾忌此时已经消弭大半。

  至于之前力主禁军不可轻动的勋贵武将们,此时也难开言反驳,又得了赵令渊的安抚和分化。

  因此,革新军制已经势在必行。

  现在要商议的不过是如何改,怎么改。

  首先以大元帅府督领新军并不是常例,原本的三衙即便是废置,也需要另立衙署。

  还有就是剩余禁军如何处置?

  若是简单的更改一下军号,必然是无法达到皇帝的要求。

  全部裁撤更是无稽之谈,那是要生乱子的。

  所以禁军改制,实际上是多方势力相互博弈。

  皇帝要精兵简政,禁军可用。

  武勋世家要继续统军,执掌权柄,毕竟这关系家门存续。

  文官们希望可以裁撤冗余,消减地方驻军,若有可能还想干预军务。

  此外还有一些注定被裁撤的禁军老弱需要安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