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出击大凌河(5/6)

  【崇祯重振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如同皇帝所忧虑的,辽东将士颇有本土化的倾向。而且因为宁远、宁锦之战的胜利,这些人更多的是想着守城,而非主动和建虏作战。

  部份和建虏有着深仇大恨、一心复仇的将士,并不能改变这个倾向。

  辽东上上下下,已经被辽饷养肥。他们更多地想要借建虏威胁,维持辽饷不变。

  所以出现了祖大寿这样的人,和建虏暗中联系,甚至议和谋款。

  孙承宗重新上任一年多,是把祖大寿以通虏案调去关内了。甚至辽东的高级将领,也被他按照皇帝的命令调整了一遍。

  但是中层和下层的心态,却不可能仓促之间扭转。

  如今的辽东方面军,可以说兵无战心、主动出击的意愿并不强。

  强行让他们作战的话,估计只要建虏开出的条件适合,就有人敢杀了将领投敌。

  所以霍维华这一个月,让何可纲训练兵马的同时,把何可纲挑选的士兵,重新审查了一遍。

  这不仅是为了防范建虏的奸细,还因为他担心一些士兵的作战意愿不强,在长时间的守城战中,无法坚持下去――

  毕竟皇帝要求的,是在建虏的围攻下至少守住一年。

  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对霍维华来说就是失败。

  所以他最终留下来的辽东士兵,都是和建虏有深仇大恨的,甚至可以说不共戴天、只为复仇而来。

  这些士兵的战心,也果然比普通士兵更强。甚至他精挑细选的东宁卫士兵,都是有所不及――

  这些东宁卫的士兵,是他用自己分配到的田亩诱惑过来的。因为家人在东宁岛,忠心是能保证。但是战心战意、还有战斗经验和技巧,那就有所不及了。

  他现在只能期望,何可纲尽快把这些人练出来。避免在遭到建虏攻击时,一时应对不过来。

  何可纲倒是对霍维华带来的东宁卫士兵很满意,因为他觉得这些人都是合格的兵源。

  经过数千里移民的磨炼,还从数万户中被霍维华挑选出来,这些士兵的身体条件都很好,都能称为精壮。

  而且人数也实打实地,一千人还要多一点。

  从锦州城出发走了四十里,这些人仍旧还有余力,能够把营帐扎起来。

  相比之下,他选出的一些士兵就不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