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靖难年号(5/6)

  【崇祯重振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只要是嫡长房子嗣,继承顺序都在下一房之前。”

  “朕的这个认识,诸位都认同否?”

  群臣虽然没有深究过嫡长子和嫡长房继承制的不同,但是在听到皇帝的这个认识后,细思下纷纷点头,都认为确实如此。

  太祖选择朱允炆继承皇位,按嫡长子继承制肯定说不通。因为嫡长子继承制下,只有嫡长孙朱雄英的继承顺序高于叔叔,朱允炆、朱允熥都排在叔叔后面。

  只有按《大明会典》规定的嫡长房继承制,才能勉强说通。能让太祖嫡长子朱标的子嗣,继承顺序排在朱标的所有弟弟之前。

  大明的文官荫叙制度、勋贵袭爵制度,同样都规定嫡长子孙高于嫡次子孙、高于庶长子孙。《大明会典》有明文:

  凡荫叙,洪武二十六年定:用荫者,以嫡长子。如嫡长子有废疾,立嫡长子之子孙,曾玄同。如无,立嫡长子同母弟,曾玄同。如无,立继室所生。如无,立次室所生。如绝嗣者,傍荫其亲兄弟,各及子孙。如无,傍荫伯叔及其子孙。

  继承顺序完全是按房头来的,所以大明的继承制度,更应该称为嫡长房继承制,和唐宋等朝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同。

  察觉这点之后,一些仍旧支持为建文君翻案的,不由有些激动,认为找到了建文君继位的礼法来源。

  可惜,朱允炆越过朱允熥仍旧说不通,他们方才因为国本之争的事情,已经认同继嫡低于元嫡。

  朱由检对此感慨道:

  “太祖立建文君,存在两个过失。”

  “一是把嫡长子继承制改为嫡长房继承制,急切之间天下人尚未适应,不明其中深意。”

  “二是撇过元嫡孙朱允熥,立继嫡孙朱允炆为太孙,无论哪个礼法都说不通。”

  “建文之败,实源于此,他不是天下人都认同的、理所当然的继承人。”

  “所以他失德之后,成祖靖难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响应,并且在攻下南京后,很快让天下臣服。”

  这点群臣是认可的,楚王等地方藩王、宋晟等地方武将,为何轻而易举就臣服成祖呢?

  还不是因为成祖是诸王之长,天下人认为他有资格继承太祖留下的基业。

  就连很多文官,内心都认同成祖继位的合法性。除了一些忠于建文君的臣子外,很多官员的反应并不激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