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对日贸易(1/4)

  【崇祯重振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朱由检收到的消息,是姜曰广出使日本传回来的。

  他奉命前往江户,责问德川幕府为何扣留大明诰命夫人、以及萨摩藩侵扰琉球等事。

  同时肩负着搜集情报,尤其是大明和日本往来的消息。

  葡萄牙商人在日本的贸易手段,就这样传了过来,让朱由检注意到两国金银比价的差异。

  “日本那边,什么商品最好卖?”

  “他们从大明进口最多的是什么?”

  命人召来郑鸿逵和郑芝燕,朱由检询问他们道。

  郑鸿逵此时还年轻,对这些事情没有多少参与。

  郑芝燕却是十八芝之一,还曾参与在日本的起事,故而被郑芝龙派去接妻儿。

  他听到皇帝的问话,回道:

  “香山澳运往日本的多是丝货,生丝、丝绸居多,还有棉麻、沙糖、皮革、药物等等,多是在长崎交易。”

  “运回来的有银条、漆器、倭刀、和服等等,多是贩卖去印度。”

  朱由检微微点头,又有一些皱眉,询问道:

  “为何生丝排在最前面,而非成品丝绸?”

  “还有,大明就没有丝绸成衣吗?需要葡萄牙商人采购日本的和服?”

  郑芝燕张了张嘴,以前也没有想过这些。

  此时皇帝问起,他才开始思索其中原因。

  想着江南的那些丝织作坊,郑芝燕道:

  “江南织机众多,织成的丝绸也不愁卖。”

  “他们织的花色,大多是大明样式。不需要迁就外商,就能贩卖出去。”

  “但是日本人和泰西人总需要自己需要的花色,所以他们会采购生丝,自己织成丝绸做衣物。”

  这样一番解释,朱由检听明白了。

  无非是因为大明现在是卖方市场,根本不需要迁就外商。

  所以织成的丝绸大多是大明常用的花色,外商不想买就滚开。

  这就导致日本人、泰西人都会采购一些生丝,织成自己需要的丝织品。

  这点大明商人已经习惯,从没有想过应不应该。

  但是朱由检却敏锐认识到,出口生丝相比出口丝绸,大明的利益在受损。

  毕竟原材料的价格,如何比得上工业品呢?

  把大明的生丝织成丝绸卖出去,能养活更多大明工人。

  同时会有效打击外国的纺织业,让他们的丝绸工艺难以追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