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只要朝鲜有人战斗(2/6)

  【崇祯重振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洪帅可以把新军作为教导队,战时再让他们督战,让朝鲜士兵发挥出训练时的战力。”

  夸赞了一下朝鲜人在射击上的长处,周遇吉认为只要他们能在战场上发挥出训练时的表现,就称得上合格的军队。

  洪承畴对这种言论,当然敬谢不敏,笑着向周遇吉道:

  “训练是训练,作战是作战。”

  “战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哪能完全发挥出战力。”

  “若是没有大明将士压阵,洪某担心朝鲜兵在战场上溃散。”

  周遇吉则是说道:

  “所以末将才说,要把新军用作教导队和督战队。”

  “只要严格执行军法,朝鲜兵也能令行禁止。”

  对于新军平叛时出现逃兵的现象,周遇吉是听说过的。而且在《强军报》上,看到过相关讨论。

  针对逃兵和军令问题,报纸上提出的办法足以装订成几本厚册子。这些方法都能在朝鲜士兵上试验,看看哪一种办法合适。

  只要能让朝鲜士兵在战场上不逃跑,就能用他们牵制建虏兵力。

  如果一百个朝鲜人能牵制一个建虏的话,一千万朝鲜人就能拖住建虏十万人。

  周遇吉从皇帝那里收到的命令,就是发动朝鲜民众,尽量把建虏引到朝鲜——

  只要朝鲜有一个人愿意战斗,大明就会毫不犹豫地提供支持,支持他们和建虏斗下去。

  就像丘吉尔曾说:大英帝国绝不投降,直到流干最后一个印度人血液。

  如今的大明也是以此为目标,打算让朝鲜人拖住女真人。

  为此,理藩院对朝鲜权贵开出各种优待,把朝鲜上层君臣,都绑到大明的战车上。

  对底层民众也大肆拉拢,打算把他们收编为大明人。

  整个朝鲜半岛,朝廷甚至都打算完全分封出去,封赏给在和建虏作战中立下功劳的军民。

  洪承畴作为这个策略的实施者,对此可以说是极为乐见的。因为朝鲜战场的地位在提高,他有机会立下更大的功勋。

  至于这对朝鲜会带来多少破坏,又会有多少人在战争中牺牲,他心里其实是不怎么在意的——

  别说死的都是朝鲜人,就是大明的百姓,也会被他毫不犹豫地扔上前线去。

  他只是担心朝鲜士兵不中用,拖累自己难以立下功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