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拆分朝鲜(2/6)

  【崇祯重振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其中有《大明会典》很少修的原因,也有大明臣子对外藩的不在意。

  这件事对大明来说很小,如同砂砾一般。但是对朝鲜王室来说,却是一座大山。

  壬辰倭乱之前,朝鲜和大明交往,一直把此事作为头等大事。

  就算现在,李倧也要提出来:

  “听说陛下设了国史馆,要修大明国史。”

  “家祖康献大王身世的事情,请国史馆务必留意。”

  “孤王会遣使者,专门辨明此事,还有癸亥反正的事情。”

  这两件事情中,后一件他更关心。希望大明在史书上也要对癸亥反正定性,确定他的地位。

  鹿善继虽然对朝鲜国王干涉大明如何修国史有些不满,但这对于大明来说,只是一个小问题。

  亲王的地位和外藩君王到底不同,就拿大明来说,还曾有考官因为乡试出题犯了亲王名讳、考官被罚俸禄呢!

  幸好当今皇帝强调二名不偏讳,只需要注意连起来的名字即可。

  但是亲王将来去海外就藩掌握,在其藩国之中,名字必然要避讳。

  以后他们会不会要求大明同样避讳,都是很难说的事情。

  鹿善继想想就感到头疼,觉得还是朝鲜国王这样的顺天亲王可爱点——

  朝鲜国王再怎么提条件,都不敢要求大明,要对朝鲜历代国王的名字避讳。

  同时,他心里也隐隐有一些明悟,知道朝廷让朝鲜内附,大概是为了给将来的藩国树榜样——

  连内属外藩都要遵守这么多要求,内藩自然要更遵守。

  如果有内藩胡乱提条件,朝廷不会放任他们。

  这确实是朱由检让理藩院推动朝鲜内附的一个原因,大明国初虽有藩王镇守边塞之事、还有黔国公那样的家族世镇云南二百多年,却到底没有真正有过内藩。

  所以他选择推动朝鲜内附,在这个内属外藩上试验一些政策,给将来的藩国立规矩。

  琉球同样如此,而且被他完全接收为内藩,看看大明现有的藩国机构是否合适。

  将来,兼任朝鲜国相的驻朝大臣,还会对朝鲜的官制、科举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造,让其他藩国在建立相应体制时能够有章可循。

  例如,朝鲜国王称殿下、世子称邸下,就很值得借鉴。能让藩国君主和世子,在名称上区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