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集束箭形弹(3/4)

  【崇祯重振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以后各个大队的狙击队,要改为精确射手小队,和专门的狙击手区分开。”

  狙击战术的迅速成熟,是朱由检也有些没有料到的。所以他仿照后世的狙击手和精确射手,把两者区分开来。

  以后狙击大队会得到更多的投入,更大的资源倾斜。他们的战术自由度同样更高,甚至直属于枢密院。

  对此枢密院的官员都是赞同的。短短几个月时间,狙击队就射杀了两个贝勒一个额驸,这是此前的大明,从未有过的战绩。

  效果如此显著,以至于枢密院中,甚至有把狙击手扩充到数万人的提议。

  不过因为朝鲜战事还未结束,各种经验都在总结中,才没有完全定下来。

  装备部对此是最支持的,因为狙击手取得的战绩,和他们提供的装备息息相关。

  谁敢质疑装备部的功绩,拿出狙击铳就能打碎质疑。装备院的研发匠官,也等着战争结束后拿功绩。

  如今,皇帝设立精确射手,作为狙击手的后备,装备部长毕懋康对此是欢欣鼓舞,计算道:

  “生产一支簧轮打火的后装线膛火铳,成本大概是三十两银子。”

  “最主要的成本在铳管上,平均需要十两三钱银子才能成功制造一根。”

  “不过失败的铳管以后也能用于滑膛火铳,这样能废物利用,降低一点成本。”

  “其它的滑膛火铳也不用拉膛线,成本相比以前差不多。”

  “簧轮火机改为燧发火机,同样能降低一些成本。”

  “按照臣的估算,普通后装燧发滑膛火铳,成本大概是十七两银子。”

  “以后生产熟练了,有可能降得更低,降到十五两左右。”

  这个价格,仍旧让朱由检皱眉,他询问道:

  “前装燧发滑膛火铳,现在的成本是多少?”

  毕懋康算了一下这段时间生产的,回道:

  “现在的成本大概是六两,相比原本的火绳铳提高了一两多。”

  “主要是改用燧发火机,以及自流引药系统带来的成本提高。”

  “将来生产熟练了,有可能降到五两左右。”

  这符合朱由检之前的估算,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这样看来,同样是滑膛火铳,后装火铳的成本,是前装火铳的三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