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非汉废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通过培养博士弟子当官的方式参与朝政,还有可能可以在民间靠名望干涉朝政,甚至可以流芳百世。
不过,夏侯建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机会,因为他虽然治经有所成就,但是终究不是独一份,比他学问做得好、风评传得远的儒生多的是,更何况,在齐鲁之地,还有曲阜的孔家。
孔子的九世孙孔安国虽然已经年迈,但是他的孙子孔霸与自己是同窗,治学不比自己差,各方面都隐隐地压自己一头。
所以不管是论学识,还是论家室,夏侯建想要当上这儒林柱石,没有一个机缘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如今,机缘就摆在了他的前面,那就是借着“孝武皇帝上庙号,夏侯胜被冤入狱”的机会,集结起儒生的力量,逼迫天子收回诏令,放还夏侯胜,下罪己诏。
如果能做到这几件事情,那么夏侯建的名望一定会超过当世所有的大儒的,甚至可以比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子。
这名望和利益上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所以夏侯建才会在今日。迫不及待地把所有的博士和博士弟子叫来。
要成此大事,至少要把长安的儒生先捏合在一起。
而如今,七个博士有四个博士一样不发,这力量可就少了一大半了。
片刻之后,夏侯建用力地咳了几声,让堂屋之中的议论声安静了下来,接着就打算主动出击。
“方才,胡公和颜公已经说了自己的看法,其余诸公对此事如何看待呢?”
夏侯建的目光在几人的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了《易经》博士田王孙的身上:“田公,此事你如何看待?”
《易经》之中,包含了阴阳灾异的说法,简而言之,不管是灾异还是祥瑞,都与天下大势有关。
就像今日之事,夏侯胜刚刚下诏狱,三辅地区就连下了五天的暴雨,这本身就是一种灾异,如果将二者联系起来,就能证明天子言行悖乱,下的诏令自然也是乱命。
所以夏侯建才会先问田王孙的意见。
田王孙和夏侯建不同,对朝政不甚热衷,认为治经是治经,为政是为政,只有君上所行之事确实是乱政,才可以反推到灾异之上,借此给君上进谏。
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