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朕对察举制有话要讲!(求订阅)(2/4)

  【朕非汉废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仲父此议正合朕意,只是朕对此事呢过程不甚了解,仲父可向朕讲解一二?”

  刘贺这倒不是谦虚,察举制看似简单,实则在细节上非常完备,是一套严丝合缝的体系,决不是“地方推荐,中央任免”那么简单。

  “那老夫斗胆,就和陛下说一说。”

  “我大汉选官行的是察举制,想必陛下是知道的,察觉的科目颇多,陛下自是不用一一了解,只需要知道不管是常科还是特科的人才,都是由郡国守相和百官公卿推举出来的即可。”

  霍光说得坦然,似乎天子知不知道也无伤大雅,举手投足都透露着一股跋扈。

  “那这些选拔出来的人才,又何去何从呢?”

  “有一些科目是朝廷缺了相关的人才之后,才下令让地方察举的,因为是有具体的才能本领,所以他们被察举到朝廷之后,自然立刻就有了去处的。”

  “但是有一些科目察举的人才暂时无实际的理政经验,更无擅长的本领,那么就要先到光禄勋的手下当郎官,一边学习政务一边等待拔擢。”

  “等过了一些年限,他们在朝堂上学到了真正理政的经验,又或者被皇帝发现其才能,就可以出来担任实职了,后面的去处,要么留在长安从杂号大夫起步,要么就去地方当县令。”

  “这后一类人数更多,比如说常科之中的孝廉和特科之中的贤良文学,就属于这后一类。”

  原来,这些儒生从地方征召到朝堂还只是登堂入室地第一步,运气不好的话,也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出任实职。

  刘贺也就突然明白了,难怪那些儒生出生的杂号大夫那么看重自己的闲职。

  毕竟这个无府衙,无属吏的闲职已经是领先别人一头了。

  至少也能在天子身边经常露脸。

  “不谈特科,每年举孝廉的人数都有上百人之多,年年如此推举,而朝堂空缺的位置不够,那郎官岂不是会剩下很多?”刘贺问道。

  他这句话刚刚问出来,就发现霍光和张安世等人的脸上有一丝尴尬。

  似乎被刘贺问到了关键。

  刘贺四面看了看,发现在场的众多官员都有这样古怪的表情。

  “仲父,朕是问到什么禁忌之处了吗?”

  霍光犹豫过后,说道:“这倒不是,反倒是陛下问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老夫来和陛下解释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