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支持皇帝新政,皆是阿谀奉承之徒,不如自宫当内官!(1/5)

  【朕非汉废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最新网址:

  《易经》博士田王孙在太学有三十博士弟子,其中最出色三个分别是梁丘贺、孟喜和施雠。

  他们甚至可以算是年轻一代中,才学和名望最高的儒生了。

  韦贤和王式这些老儒,不止一次地夸赞三人将来可以开创一家之言。

  虽然三人被并称为“田门三杰”,但是品性和出身却非常不同。

  和出身寒微的施雠不同,梁丘贺和孟喜的家境则要优渥许多,他们祖上几辈都曾经出过两千石的官员。

  而直到今日,叔伯辈当中,品秩千石以上者,也不在少数。

  莫要小看这千石的品秩,在大汉现在的品秩等级当中,两千石之下是比二千石,而后就是千石了。

  品秩千石的官员要么是陵县的县令,要么是九卿二府的佐贰官,要么就是都尉校尉……已经是人中龙凤。

  光是,一个月九十斛粟的禄米钱粮,就不是寻常普通人家可以比拟的。

  他们不管走到何处,都可以被人高看一眼。

  最关键的是,日后说不定还能往九卿的位置上走一走——到了九卿,就可以获得“任子”的特权了。

  而相比于梁丘贺,孟喜的出身就更加显赫了,因为他的父亲孟卿,本身就是东海兰陵的治经大儒。

  孟卿精通《礼》《春秋》二经,到了不惑之年才得了孟喜这个独子。

  老来得子,自然非常宠爱,宠爱过度就变成了骄纵,其性格难免有些狂妄。

  孟喜十二岁的时候,孟卿就为其铺好了求学的捷径。

  因为《礼经》内容太琐碎,《春秋》又过于繁杂,于是就将孟喜送来跟田王孙学《易》。

  在太学当中,孟喜就是那名副其实的“经二代”。

  因为这层身份,大多数的博士弟子平日都不愿意与他起争执,甚至连恩师田王孙对他都是十分有礼。

  再加上孟喜受到家学的浸润,所以在读经上确实也有天赋。

  久而久之,那骄纵自满、好大喜功的性格就越发明显起来。

  原本,施雠、梁丘贺和孟喜同为“田门三杰”,关系倒也还不算太差。

  但是这几日,随着长安城里的局势发生了变化,三人的交情也与以往不同了。

  儒生围绕这“新政”优劣所产生的争论越来越多,三人作为佼佼者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如今已决裂成了两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