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他也顾不得清理,赶紧快步向外走。
一路所见,经历、司狱、照磨、六房典吏、三班班头,全部急匆匆的从各自屋里出来。
就像是蚁后归巢,工蚁纷纷出来迎接。
这才是真实的官场。
一位穿便装,体型健壮的中年汉子,站在影壁前。
“本官马忠义,汉军旗正蓝旗人,蒙皇上厚恩,知苏州府。诸位同僚,以后咱们就在一口锅里抡马勺了。”
“拜见府尊大人。”
乱糟糟的,一众官吏慌忙跪倒。
官场礼节,有一些是模糊的。
就比如跪拜,品级低微的书吏见到知府,立即下跪是常理。
而知府的佐官,比如同知,通判,却是不必跪拜,作揖行礼即可。
黄通判没想跪,然而身边齐刷刷像割麦子一样跪了一地。
自己就显得很突兀,颇为尴尬。
马知府也不经意的往自己这边瞥了一眼,目光平静。
……
这位吏部精挑细选,乾隆面授机宜的新任知府,上任后自然是引起了多方瞩目。
迎来送往,酒宴派到了半个月后。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这位新官上任,没有烧三把火,连一把火都没烧。
一切,都好像那么的平静。
不过,黄通判没这么乐观。
他嗅到了一股气息,“山雨欲来风满楼”。
台风来临之前,总是云淡风轻。
所以,他最近很低调。
公事早请示,晚汇报,绝不怠慢。
而马忠义这位汉军旗世家官僚,也非常的客气。
每次都询问他的想法,偶尔还把他送到门口。
马知府越客气,黄通判就越紧张。
他总觉得,在这位知府大人客气的话语后面,是十面埋伏。
若是黄通判知道,苏州府还有第二个人有相同的感觉,他一定会引为知己。
这个人,就是李郁。
他正在通过各方渠道,打听这个马忠义的底细。
从巡抚衙门负责文书的一位书吏那,花20两银子得到了一个信息。
马家原先是八旗贵族的包衣,祖辈在一片石大战中立了军功。
第二代在平定三藩的大战中,又立下军功。
后被康熙看中,抬入汉军旗了。
属于根正苗红,世受皇恩的铁杆忠臣。
李郁最近手头不缺银子,忙着搞基建,大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