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王珪的心思(2/4)

  【我在现代留过学】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软糯的低吟中,王珪仿佛看到了那位江宁半山园中,一身蓑衣,行走山林之中,悠悠而歌的王安石。

  “王介甫老迈矣!”王珪悠悠叹息着。

  然后他拿起一面放在自己身旁的皎境,看着镜子里已经两鬓衰白的头发和开始长起皱纹,不复青春的自己,不免感怀:“吾亦老朽也!”

  正感怀着,嘎吱一声,门被推开。

  王珪抬头一看,就看到了他的长子王仲修,手里拿着一个什么东西,向他走来。

  “大人!”王仲修今年已将近四十,但在王珪面前,依旧恭恭敬敬,犹如稚子一样。

  “何事?”王珪看了一眼自己长子问道。

  王仲修凑到王珪面前,低声说道:“大人,儿方在马行街与职方员外郎刑恕同游,听说了一个事情,是故匆匆回来,上禀大人!”

  “刑和叔?”听到刑恕的名字,王珪坐了起来。

  因为刑恕这个人啊,很了不得!

  他在这个汴京城里,属于那种极少数极少数的异类。

  他既可以在新法大臣面前,大谈变法除旧,也可以在洛阳的旧党大臣家里,被奉为上宾。

  新法大臣认为他是知事任事之人。

  而旧党则觉得他是忍辱负重,打入新党内部的君子。

  但其实,新党旧党都是心知肚明。

  刑恕就是个掮客!

  用来连接新党、旧党,互相妥协的一个梯子。

  毕竟,旧党大臣们,皆是嘉佑、治平、熙宁重臣。

  已经功成名就,大多数都已经致仕。

  当政诸公,再怎么不爽他们,也对他们无可奈何。

  可,这些人的子孙还在官场上呢!

  党争归党争,连累子孙仕途,那岂不是傻子了?

  富彦国、文宽夫、司马君实,他们像是傻子吗?

  所以,就有了刑恕这样的人的生存空间。

  他们就像战国时的纵横家一样,在新党和旧党之间反复横跳,也在新法和旧法的变幻中,左右横移。

  “刑和叔与汝说了何事?”王珪挥退那两个服侍他的侍女后问道。

  “刑恕和儿子说的是王棫的事情……”

  “王棫?”王珪先是一楞,旋即想了起来:“当年在高遵裕账下用事的王棫吗?”

  高遵裕乃是高太后伯父,亦曾是国朝大将,一度也曾在西北建立了军功,升任横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