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明离火】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连续几日下来,明清双方,在山间各种大路、小路的碰撞、邀击,互有一些小小的胜负,但多数是人数相当时,清兵一触即回,缩回已经筑垒的据点。
到明军规模大点时,绿旗兵往往抹身就跑。
若是赶上巧了,绿旗觉得对面人少,有机会,可以占点便宜,往往就会被崩了大牙,吃个更大的亏。
但这帮孙子不当人,下回继续如此,绝不吸取教训——因为这回绿旗人多,下回不定轮到哪个孙子出阵呢。
即便如此,规模也不会太大,顶多是战营规模的,千八百人的互相对峙。
潼保之间的地形决定了,大规模的会战只能发生在有筑城地域的大型平坝山谷,作为金牛道旁支的狭窄道路,跟本无法大规模用兵。
绿旗总兵张勇所谓的翼路出奇兵,对付初起不懂军事的农民起义军还行,遇上了蜀府明军这样的对手,根本行不通。
因为人家也在想着出奇兵兜你后路呢,最后只能是各自把摊子铺的越来越大,一个盖对一口锅的来互相防范。
这么一来二去,七八日一过去,双方战线开始渐渐稳定下来。
明军步兵多,而且川兵吃苦耐劳,不惧走山,到哪里都是先占山,再掘壕、筑垒,不急不躁。
清军马兵比明军多,可这种地方都用不大上,碰了几回钉子后,只能靠陕甘川的绿旗兵作为先头到处打探,最后也是转到掘壕筑垒,屁股才能坐得住。
随着双方战线逐渐明晰后,各自的战场主导者,也开始互相琢磨着出招了。
顺岩山、柳林口这里,清军又反复攻打了两次,还搞了一回夜袭,明军的守备力量也从一个战营,增加到了三个战营,加强了火字镇炮手和火箭,还把木城外围又扩大一圈,顺岩山上的观察哨也升级成了木城营寨。
因为明军这边发现了,这个地方好啊,山谷地远宽近窄,不利骑兵突击,却利步兵扼守,尤其利于火器威力的发挥,正是扬长避短,消磨敌人有生力量的最好地形。
二月初七,南离带人从潼川出来,到了这里一看,也称赞:
“这个阻击点选的好,张总镇很有眼光。”
张应兴却很谦恭,没敢多接茬,因为这地方本来守备力量不强,是增兵后赶来赶去赶到这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