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杭州罗木营闹饷兵变(5/9)

  【朕真的不务正业】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大明五大市舶司里有一个市舶司,地位最为尴尬,那就是宁波市舶司,因为朱纨、张经、李天宠等抗倭名臣,在浙江打了胜仗还要死的历史包袱,大明皇帝、朝廷对宁波市舶司充满了忌惮,带来的后果就是各种政策都不会在宁波推行。

  到现在宁波市舶司的会同馆驿承兑汇兑,都是在松江府会同馆代办。

  宁波市舶司更多的是维持现状,这也导致了宁波市舶司双屿港的水文条件不差,可是其发展规模和程度,甚至比不上密州的胶州湾。

  朝廷不给政策也就罢了,关键是浙江地面自己也不争气。

  嘉靖年间为了平倭,总督胡宗宪在杭州大量募兵,倭患渐止之后,总计万浙兵被编为了九个营驻扎在了浙江各地,其中有两个营负责守卫杭州城,其余七个营分驻各地。

  随着倭患渐止,这九营,现在主要用来防汛,每年三月出巡,每年九月汛期逐渐结束回营。

  每月给银饷九钱,算上出巡抗汛银,每年给银12两,这是一笔极大的负担,但浙江富硕,能够承担得起。

  大明自万历三年起开始铸钱万历通宝、轧印银币,在大明其他地方,一枚万历通宝通常能换两到三个旧钱,因为万历通宝是真正的五铢钱,厚实的同时,十分的精美,但在浙江这个地方,万历通宝不能通行。

  不仅仅是在宁波市舶司,万历通宝买不到任何的货物,在整个浙江,都买不到。

  万历通宝明明是良币,但在浙江地面愣是什么都买不到。

  “情况有点不妙。”身处杭州府衙的浙江巡抚都御史吴善言,看着手中的塘报,面色极为凝重,他面色难堪的对着师爷问道:“你说,会不会兵变啊。”

  “这…谁说的上来。”师爷也是一脸忐忑的说道,说不上来,就是有可能,但凡是少拿点,都不会兵变。

  浙江营兵万人,共计九个营,在万历七年起,开始发新钱,但新钱买不到任何东西,军兵们怨声载道,这种怨气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这股怨气终于要爆发了。

  浙江巡抚吴善言,已经感受到了不妙,出巡抗汛的营兵回营了,这长达六个月的出巡抗汛,回到营地后,种种迹象表明,这股怨气要被点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