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南下魏境(1/4)

  【秦楚汉堕】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大野泽,位于魏地昌邑县(巨野县)北十里处,其东北—西南向,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这一烟波浩渺、绵亘数百里的巨泽,自上古大禹治水便已存在于世。

  据《尚书•禹贡》记载“大野既潴,东原厎平”意为活水也。

  更有《尔雅•释地》载:“尔雅十薮,鲁有大野。”把大野泽列为古十大湖泊之一。

  北宋大臣韩琦曾这样描述:“巨泽渺无际,齐船度日撑。渔人骇铙吹,水鸟背旗旌。”

  通过韩琦词句描述,由此可见古大野泽地域之广阔,水势之浩瀚,可与洞庭湖、鄱阳湖相比。

  大野泽除广阔浩如烟海的地理特征之外,自有史以来,大野泽也发生过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趣事。

  春秋时鲁哀公西狩获麟,孔子绝笔于获麟的典故便与大野泽有关。

  传说上古蚩尤大战黄帝,战败被杀,身葬两处:一葬大野泽南岸,一葬大野泽东岸,故而此地亦有蚩尤坟传说。

  后来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梁王彭越,少时常渔大野泽中,为群盗,秦末大乱时,聚豪杰于大野,起兵诛秦,后投靠刘邦以大野泽为基游击楚国后方,发生著名的彭越挠楚典故。

  后世著名的《水浒传》中的梁山泊便是大野泽沧海桑田变化遗留后的部分,由此可见大野泽之巨。

  古话云,湖大为泊,泊大为泽便是此理。

  从邯郸出发,每日行军八十里,过东郡濮城(濮阳)涉冰渡河,一连三日一路向着魏国东部行军的夏元所部,此刻终于离开秦国,正式进入魏国境内。

  一路所来,数千骑兵甲士,万马奔腾的场景,令魏国边境军民闻风丧胆。

  听闻有秦军打来,大河沿线的魏人拖家带口,收拾家资如鱼跃大河般,尽数逃往大野泽中躲避战乱。

  自古以来,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对魏地百姓来说,他们宁可面对平时凶神恶煞的大野盗贼,也不愿面对从河北而来的秦军。

  面对秦魏两国隔河对峙的大争之战,凡身处战乱中的百姓,为了避难家破人亡的悲剧,能逃的几乎全逃了。

  各地逃难的百姓如江河入海一般,蜂拥而至,汇集逃入大野泽之中躲避。

  夏元一路走来,只见身处两军对峙的战区地带,荒草纵生,十室九空,白骨露于野,百里不见人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