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六、“我有一剑…绣娘让让,它起床气大”(2/6)

  【不是吧君子也防】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亭中央隐约有一位长袍老人身影,盘膝而坐,掌穿佛珠,低头抚琴。

  膝上之琴很长很长,似乎只有一根弦。

  此刻,吴道子的目光也落在了朴拙亭子与抚琴老人身上。

  他与元怀民所在的南峰山顶,隐隐与北峰那边的此亭子,遥遥相对。

  吴道子视线脱离画卷,眺目远望北岸,视野被现实的白雾遮挡,但是目光投向的位置,隐约就是画卷上那个抚琴老人所在之处。

  元怀民犹豫了下,也走上前来,一会儿瞧瞧画卷,一会儿瞧瞧对面弥漫大江、遮蔽视野的白雾。

  吴道子手指画卷,笑眯眯的说:

  “今日碍事的玩意儿太多,花里胡哨,得搬走一些,小怀民你瞧,现在这样是不是清楚些了。”

  发现元怀民似是也注意到了画卷北峰上的那一幕。

  吴道子淡淡的介绍道:

  “这就是老夫那位老友,当年,高宗驾崩,老夫拂袖离去,他却顿足留下,那时,伪帝卫昭还未临朝称制,离氏太子尚在,他或许是还抱有希望吧,但老夫不一样,老夫比他更懂卫昭。”

  元怀民很怂,不敢接这个话题。

  视线重新打量了一遍画卷,他脸色有些复杂的问:

  “吴先生是怎么看到的……”

  “很简单,站的高。”

  元怀民闻言,突然开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吴道子微微一愣,摸着下巴,眯眼揣摩:“这句诗有意思,耳目一新,还有嚼头,很见功力,小怀民,你越来越……”

  元怀民摆摆手:

  “这诗不是我作的,是我从良翰兄那里听来的,是他以前喝酒时的一些醉话,里面有不少让人印象深刻,可是每次酒醒后,去问他,他都不认。

  “其实良翰兄的诗才远在我之上,只是他太过谦虚,还从来不认账,一向的作风,是重实干,而轻文华。”

  吴道子点点头:“听着,确实是良师益友,难怪你如此护他。”

  元怀民不知为何,有些失落起来,低声道:

  “吴先生,若有机会,可以认识下良翰,你一直夸我清高,说什么不与官场同流合污是对的,但是良翰就很特别,你若能见一见就好了,他是那种……任何清高之人见了,都会不禁羡慕随行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