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晋通钱庄(2/3)

  【朕的大明朕做主】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除非自己也想在北红门外跪到撑不住写请罪书。

  虽然缺少了十三个官员,但是朝政照常运转。

  前脚这些人进了监狱,后脚一道就近补官的圣旨就到了吏部。

  “皇爷,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求见。”

  “宣。”

  正在批奏章的朱由校头都没抬的道。

  很快,许显纯就被刘时敏领了进来。

  “臣锦衣卫都指挥使许显纯恭请圣安。”

  “朕安,平身吧。”

  在手中的奏本上画了个圈,扔到发通政司的那个箱子里,朱由校抬头看向了许显纯。

  “什么事儿?”

  “回陛下,臣带人抄没了冯三元、顾糙二人之家,得银共计十八万六千两,另有房产、字画若干,现已押送内帑,这是账本,请皇上御览。”

  “另外,据臣审讯,此二人收受汪文言贿赂弹劾熊廷弼,人赃俱获,锦衣卫已完成查补,这是两人供状。”

  许显纯说着,拿出了一本账本、两份状纸以及两张钱庄的汇票,交给了刘时敏。

  从刘时敏的手中接过状纸,朱由校翻开看了起来。

  真的是人赃俱获,行贿的,收贿的都抓了,用来行贿的汇票也已送来了。

  大致的看了一下状纸,朱由校的目光就放在了两张汇票上。

  钱庄这玩意儿,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那时候只是雏形。

  真正定型,是在唐朝,唐宋时期,钱庄通常叫做金银店、柜坊。

  北宋中后期开始,交子的出现,更是催发了钱庄的发展,这个时候的钱庄,往往承接着铜钱兑换的任务,叫做钱店。

  待时间进入了万历初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实行,民间对于白银的兑换有了极大的需求,钱庄也就开始大规模的出现。

  不过,此时的汇票,同清朝中后期的银票不同,不能拿着出去随便花,这只是供商人们进行异地交易,往往都是局限在各大商会中。

  就比如,陕商、晋商、徽商等,往往都有属于自己的钱庄,这玩意儿极其讲究信誉,兑换都有一定的要求,通常都是需要本人签字。

  当然,特殊目的的不用,就比如说用来行贿的。

  “晋通钱庄?瞌睡来了送枕头啊。”

  眯着眼睛看着汇票上的标识,朱由校小声的嘀咕了一声后,将汇票又给了刘时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