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十二·环球航行归来(2/4)

  【北宋穿越指南】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真正的分子,是有倍比关系的更复杂物质。比如氧化铜是一种基础原子,而跟它有倍比关系的氧化亚铜则是分子。

  另一派则认为,不存在什么水元素、水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组成水分子。由单一原子组成的才是元素,有两种以上原子组成的全是分子复合物质。

  但是,这两派有一个共同的误区,即同一种原子都是直接组成物质。

  如果用氧气来举例,就是氧原子直接形成氧气,不可能形成什么氧分子。

  用另一个时空的化学符号来表达,就是只有O,不可能有O、O。而O和O这种组合,只能在复杂原子或分子复合物中出现。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共识?

  因为探索、测量原子的实验,大部分是通过电解来得到气体。

  化学家们受到电解的启发,认为每一种原子都带电,原子想要组合就必须异性相吸。两个或多个同类原子,必然是同性相斥,所以不能单独出现O和O。

  因此,承认有水分子的那一派,却又不承认有氧分子,认为氧原子直接组成氧气。

  朱世镕跟洛阳那个老头子不同,他属于水分子派,而老头属于水原子派。

  他看到谢衍的论文里提到水分子,下意识的认为谢衍是自己人,从而抵消了对后续内容的抗拒。

  自己这一派的年轻人嘛,出错很正常,以后再纠正就行了。

  直至看见氧分子,朱世镕也皱起眉头。

  胡说八道!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氧分子?

  这个叫谢衍的论文作者,到底是谁教出来的蠢货?

  现在的化学家们,连分子和原子都没弄清楚,谢衍自然不可能把电子和共价键拿出来解释。

  谢衍只是在论文里,承认原子结合跟电有关(当下的基础共识),但不一定要遵循什么同性相斥。同一种原子,也可以组合成分子。

  他还提出单质、混合物、化合物概念,重新定义元素、分子和原子。

  朱世镕读到这里,感觉似乎又有些道理,至少提供了一个假想体系和研究方向。

  但接下来,朱世镕又眉头紧皱了。

  因为谢衍还提出一个猜想,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可以是单质气体,也可以是化合物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