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团结的内阁(1/6)

  【红楼:我是贾琏】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朕是善于纳谏的,这就是承辉帝一直在保持的形象!

  想说点啥,做点啥,都得有人“建议”一下,有人建议最好,没人建议就创造一个人。

  贾琏早就麻木了,面对诸位阁臣的聚焦,不紧不慢,面不改色的起身:“一点浅见!诸公不必在意!”

  我们在意的是浅见么?是在意这个【浅见】是你冠名播出的。

  当然了,【浅见】也是很在意的,这么一个衙门的出现,对于任何一个做官的都不会高兴的。

  做官的花点钱怎么了?没完没了的监督检查,现在又来个审计。

  审计这个东西怎么说呢?还是那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权力在手的官员,想花点公款方法多了去了。

  这个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起一个约束的作用,凡事不能太过分了,好歹花了公家的钱,事情要办了,不然审计过不去。

  审计无法杜绝贪腐,但能保证项目的完成,当然了,是不是层层转包的豆腐渣,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朝廷办学,要修个学堂。预算批了,审计的时候,你好歹要有个学堂在那,哪怕是你借来的。

  在贾琏看来,这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下一任接班的时候,发现钱花了,账本上的学堂没了,那时候继任者就得掂量一下了。

  总而言之,制度存在的意义,就是给贪腐制造障碍,无法杜绝。毕竟多了一双眼睛看着做官的,不是坏事。

  对比一下制度,如果说古代做官的官员,只是穿着官服在做官,现代做官的官员,属于带着脚镣在做官。

  “贾琏,所谓的预算制度,恐有较大的反对声。”梁道元不轻不重的敲打了贾琏一句,他也不敢把贾琏得罪的太狠。

  这混蛋记仇的很,保不住哪天真的在路上埋伏打闷棍。

  “为官者牧民一方,自谓父母官,做父母的为孩子辛苦一点,应该不会介意的。”贾琏不阴不阳的回一句,就差没回答:做了窑姐,别立牌坊。

  做官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么?这个时代的官员,做官哪个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家族。

  梁道元悻悻的坐下,贾琏不客气的继续:“说的不客气一点,朝廷就是要把官员当贼防着!免得做官的把朝廷的墙角挖倒了。别说贾某人危言耸听,各位都是读过史书的,晚唐关中连续三年大旱,朝廷免了关中税赋,关中官员依旧继续收税,最终逼反天下。王仙芝、黄巢的大名诸公皆知。眼下朝廷近况尚可,更需防微杜渐。说句不好听的,没到天街踏尽公卿骨之前,没哪个权贵会害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