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僵持不下(2/6)

  【我父刘玄德】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孙策如果老老实实的守着钱塘防线,虽然有些慢性自杀,但守上个半年以上是不成问题的。

  这就牵涉到一个地理问题了。

  孙策和刘封交战的地点,其实是钱塘江入海口附近,距离大海并不远,距离近的地方仅有十几里地,其中还包括了大片滩涂,涨潮之后即为海洋。

  远的地方也只有二三十里地,而钱塘江在距离入海口二十里地的地方,突然向下方近乎一百二十度角的拐弯,形成了一个内夹角的小冲击平原。

  两军作战的主战场就在这个内夹角的小冲击平原里,可谓是三面傍水。

  所以整个战场的宽度其实不过寥寥十余里地,而且越靠近入海口,土地就变得越来越泥泞,越不适合作战。

  从孙策的角度来看,右边是大海,北面是钱塘江入海口,西边是大拐弯的钱塘江,只有东南方向才是陆地,十七、八里地处即是余暨县县城。

  如果孙策死守钱塘江防线不动摇,那势必不会抽空固陵、查渎寨、高迁屯以及余暨县的兵力。

  如此一来,刘封的登陆计划失败率至少要多上几倍。

  不但极其容易被孙策军发现,而且登陆之后也要面临孙策军的多方威胁,余暨县、高迁屯里的驻军随时可以对他们展开突袭,逼迫他们在滩涂地里展开兵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就是为什么刘封一定要勾引孙策决战的根本原因。

  如今孙策全军集中决战,虽然刘封过江部队受到了很大的风险,也承受了不小的伤亡。

  可海运绕后的部队成功率不但大大提升,而且还能轻而易举的占领余暨县,堵死孙策后撤的主要干道,如果大胆一点,前插到钱塘江拐弯处,甚至能彻底封死孙策军的退路。

  如今余暨县、高迁屯、查渎寨俱是空空如也,绕后的赵云所部几乎没有任何威胁,可以轻松的完成任务。

  只要成功包围孙策主力,一战而下,那渡江吸引孙策主力的伤亡代价简直不值一提。

  “传令叔父,让他加快速度,务必于午时赶到战场。”

  孙策先发了条命令,催促后面的孙静加快行军,然后又对着朱治道:“叔父,我意将大军分为左右两路,想要劳您指挥右路,将韩当、韩宴、孙脩三部调给您督领,不知叔父可肯为我分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