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曹操定策(2/6)

  【我父刘玄德】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杨家四世太尉,竟出了杨彪这么个蠢物。”

  曹操心里有气,若非杨彪太蠢,他本可以图谋更大的好处,只是不知刘封给杨修的书信中到底写的什么内容,居然把杨家吓成了如此模样。

  曹操发泄了一通之后,恢复了冷静,看向堂上诸人道:“诸君如今有何高见,可以教我?”

  曹操虽然问的是堂上诸君,可实际上指望的还是右手边的诸位谋士。

  左边的自家亲信爱将们勇则勇也,人也是忠心耿耿,可在政治谋略上还是逊色太多了。

  戏忠摸着短须,最先开口道:“主公,如今不能再等了。以忠之意,明日一早,主公就入宫面圣,为刘征南叙功。如此一来,虽不能尽得其利,却能揽得大功。”

  曹操面露笑容,连连点头,可眼底却是荡漾着淡淡的失望。只是如此的话,他也能想得到,又何须其他人等多言。

  戏忠也看出了曹操的失望,但他委实猜不到刘封书信中的内容。

  若是能够知道刘封书信中的内容,那他还能再做变化,可谁让曹操这一边死活打听不出来呢。

  那书信目前恐怕也只有刘封、杨修两人知道,或许杨彪此时也知道了,其他人就连传信的诸葛瑾都没看过。

  这三个人,无论哪一个都不可能泄露书信内容,而且杨修还将书信贴身收藏,从不假手于人,这也怪不得曹操千方百计也打探不出来了。

  曹操看向迟迟不说话的荀彧,主动询问道:“文若有何高见?”

  戏忠心中一沉,他倒不是嫉妒荀彧,而是替荀彧担心。

  戏忠和荀彧乃是少年好友,戏家在颍川也是老家族了,只是戏忠出身旁支,家境贫寒,可荀彧却不拘身份,与其定交,两人友情极为真挚。

  后来曹操希望寻找机变谋士,也是荀彧倾力推荐戏忠,才为他争取到了这个机会,要不然戏忠再有才能,也到不了曹操跟前。

  因此,戏忠对荀彧不但感激,而且忠心,两人又同出颍川,是妥妥的乡党至交。

  戏忠前面之所以在荀彧之前发言,绝非抢功,实为代罪。

  只是戏忠没想到,曹操居然不死心,还点名询问荀彧,不由替好友捏了把汗。

  虽然就算荀彧没有什么好办法,曹操也不会责怪他,但荀彧首席谋主的含金量却必然会有所下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