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农业调研(2/3)

  【明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那时候的江陵,乃至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物产丰饶,即使粮食产出不太好,可气候温暖,即使冬季瓜果也多,很少饿死人。

  刘骏估计西汉当年可能江南气候湿暖,能达到现代时空南洋的那种程度。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汉时中原还有大象生活过的记载。

  至东汉时期,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向江南拓展。南方经济也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的兴修、牛耕的推广和人口的增加等方面。

  东汉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见诸史乘,主要有蜀郡广都【成都西南】望川源凿石20里,引郫江水溉田;在广陵【扬州】“兴复陂湖,溉田二万余顷”;在钱塘筑堤防海水等。

  荆州牛耕的记载,刘骏所知最早是在《汉书•王莽传》中有记载:

  “大司马司允费兴为荆州牧,兴到部,欲令明晓告盗贼归田里,假货型牛种食,阔其租賦。”

  而刘骏考察乡野田间时也见到了世家大族耕田时,使用一种V字型犁驱使牛耕,部分田中甚至用两条牛甚至数条牛牵引一块更大的犁。

  当然,更多的还是穷鬼,用不起牛只能壮劳力用人力去拉犁。由于犁头一人很难拉的动,所以多是二人并耕。

  这种两人并耕的情况,刘骏在书里也见过记载。

  根据《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所述,这种情况叫做:耦耕。

  虽说荆州牛耕还是少,多是耦耕,可到底是正经的开始耕田了,荆州乃至江南地区物产虽说还是不怎么丰厚,可靠着气候与地理优势人均产出终究比中原地区好上那么一些。早在东汉的永初元年【东汉安帝刘祜年号,非刘裕】便有记载:

  “调;扬州五郡租米,赡给东郡、济阴、陈留、梁国、下邳、山阳;”

  永初七年也有记载

  “调荆、扬五郡租米,赈给南阳、广陵、下邳、彭城、山阳、庐江、九江饥民;又调滨水县谷输敖仓。”

  东汉时期江南地区产出相对已有结余。

  等到三国时期,锋镝余生的中原人民纷纷向长江流域流徙。

  关中和中原一带的流向荆襄;中原及淮北一带的流向扬州。

  刘骏于田间地头与当地世家大族族老交流时,江陵当地的大族多是自三国时期便在荆州定居的老牌地头蛇了。这年月不少大族谱系还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两百余年的时光下,荆州老牌世族不仅耕地多是肥沃之地,各族之间更是联姻不断,盘根错节。

  另外根据大族乡老介绍,荆州城周边平原及部分矮小山头,田地多是汉人的,等到了大山里,汉人的田地便开始锐减,即使有那么零星几点汉人田地,那也是“蛮化”后的汉人所属。

  荆州周边“蛮族”乡老称他们为山越人,刘骏开始还以为是苗族等民族特色明显的南方少数民族,结果在经过地方乡老的细致介绍后,刘骏才知道,这踏马哪是少数民族,这分明是各族逃避压迫大联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