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东南百官惶恐(2/5)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明州的望台与烽火台都在一处,若是发现敌情,即刻点燃狼烟。

  望台左右两侧,每隔百步,就会有一座小型城堡。

  堡中可供十余人生活。

  十座堡垒连成一线,牢牢地控制着明州的海防线。

  对于海防的基础设施,卫渊还是颇为满意,

  “建造这些暗堡,都是谁的主意?”

  闻言,刘庐恭敬地应声道:“回卫帅,乃是当今的同知谏院李定李大人差人建造。”

  “他曾任明州刺史,于五年前去往京中为官。”

  卫渊若有所思,“原来是他。”

  听包孝肃说过,虽然朝中文臣在大是大非上比较团结。

  不过私底下,仍旧有些恩怨情仇,理也理不清。

  其中,这个李定有事没事,就喜欢弹劾苏轼,导致苏轼经常被贬或是入狱。

  值得一提的是,李定乃是王安石的学生,姑且算是一位实干家。

  至于李定为什么喜欢弹劾苏轼.大概率是因为苏轼曾在东南一带为官,二人可能产生了些许矛盾。

  卫渊久在军中,烽火台有无使用过的痕迹,他一眼看去便就清楚。

  这明州望台上的烽火狼烟,一看就是已经许久不曾使用。

  卫渊问道:“你们明州没有遇到过倭寇?”

  刘庐一愣,道:“自是也遇到过,半个月前,倭寇得知您领兵前来,掠夺了附近不少寨子村落,然后出海去了。”

  半个月前?

  卫渊皱眉道:“你这狼烟,并无点燃的痕迹,若是半个月前出现倭寇,你该点燃狼烟,让附近民众有所戒备才是。”

  说罢,还拿起狼烟台上的柴薪,看到上面并无点燃的痕迹。

  若是柴薪被燃,别说半个月,哪怕是半年,都能看到些许痕迹。

  刘庐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应答,

  “卫帅有所不知那倭寇知我海防营戒备森严.他.他们”

  陈大牛一把抓住他的衣袖,怒声道:“方才你还说,倭寇出海去了,你们所设暗堡如此之多,岂能不知?”

  话音刚落。

  就有两名新军士卒过来,作揖道:

  “卫帅,我们看了,暗堡之上的所有柴薪,都不曾有燃烧得痕迹。”

  卫渊点了点头,看向刘庐,道:“明知倭寇惧我大军,袭扰附近村落,不点狼烟示警也就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