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流内官(1/3)

  【北宋官家】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第二百二十三章:流内官

  ? ??

  听到赵祯的话,刘娥的第一反应是,自己这个儿子怕是失心疯了。

  这前脚刚刚还在说,不能和举子们对抗,后脚竟然就要取消特奏名制度。

  要知道,单单是一个扩大取士间隔,就让举子们这般不满,直接宣布取消,那这些举子们还不真的闹翻了天?

  一时之间,刘娥的神色有些惊疑不定,道。

  “官家可知,朝廷为何要设特奏名之制?”

  闻言,赵祯有些沉默。

  片刻之后,他摆了摆手,示意身旁的内侍后退数步,随后,才叹了口气,道。

  “大娘娘当面,朕自不讳言。”

  “特奏名之制,明着说是虑有遗才于民间,但实则却是,录潦倒于场屋,以一命之服而收天下士心尔。”

  和历朝历代都不同的是,大宋这个朝代,从根上就缺乏正面应对困难的能力。

  往前数汉唐之时,地方有叛乱,都是以镇压为主,即便是要招抚,也是先打服了,再谈招降之事。

  但是赵宋不一样,它应对各种叛乱起义,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招降。

  赵宋的文臣,以孤身入敌营,鼓摇唇舌‘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傲。

  不仅是已经叛乱的,没叛乱的也一样。

  像是地方的那些地皮流氓,无业游民,赵宋的处理方案就是,将其全都吸纳到军队当中来,让朝廷养着他们。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达到了‘四海升平’的结果。

  这种心态,在兵制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但却又不仅仅体现在兵制上,事实上,所谓的特奏名制度,也是一样的道理。

  赵宋的历代皇帝都很清楚,通过特奏名录取的举子,无论是才能还是德行,都比不上正科的举子。

  但是,这不重要。

  这些举子们都是读书人,将他们放在民间,很容易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尤其是赵宋本身的军力孱弱,地方盗匪横行。

  如果,再结合上这些屡试不第的举子来出谋划策,只怕各地是要烽烟四起。

  所以,将他们纳入到官僚体系当中,如果运气好,找到了所谓的‘遗才’,那再好不过。

  如果没有,那至少让他们对朝廷感恩戴德,清闲的拿着朝廷的俸禄,不会危害到社会稳定。

  从这个角度而言,某种意义上,冗兵冗员冗费,其实都是赵宋的统治者故意而为之。

  “官家能明白这一点,我就放心了。”

  刘娥这才松了口气,重新恢复了平静的模样,道。

  “特奏名是施恩于下,收拢天下人心,举子们如今来闹,说明他们还是想要为朝廷效力的,如果真的取消特奏名恩科,那么,才是真正让这些举子们弃朝廷而去。”

  话至此处,刘娥的神色也颇有几分无奈。

  说到底,大宋和汉唐是不能相比的,汉唐强盛一时,他们的对手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都是化外蛮夷,不通礼仪之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