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何为垂拱而治(2/3)

  【北宋官家】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但事实就是如此。

  刘娥的那道手书,不是在安抚丁谓,反而是在敲打他。

  所以,丁谓回到中书之后,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如何替刘娥进一步扩大权力。早朝不能改到后殿,那就延长早朝的间隔,弱化皇帝的存在,加强太后的权威。这便是丁谓从头到尾,所有的行为逻辑。

  他不是在一时意气的报复,而是在揣测上意,所以,他才会那么肆无忌惮,毫无畏惧之心。

  但是……

  可惜啊,赵祯长长的吐了口气,站起身来,负手走到殿门处。

  门外,夕阳渐斜,温暖的阳光落在身上,清风徐来,吹拂在脸上,略带清凉之感,让人感到一阵舒适。

  于是,赵祯的心绪总算好了几分。

  想通了丁谓的行为逻辑,很多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念至此,赵祯也不由感叹。

  刘娥的这個局,布的太大了。

  不仅将中书众人,还将丁谓,甚至是赵祯,都给算了进去。

  回忆起来,一切的开端,源于刘娥拿着那两份奏札,来询问赵祯的意见。不出意外的话,从那个时候开始,刘娥就已经开始铺垫了。

  她布下这个局,一是为了攫取更多的权力,二是为了……除掉丁谓!不错,就是为了除掉丁谓。

  王曾和丁谓的那两个方案,各有利弊,尤其是丁谓的那份,极容易形成宰相和内宦勾结,屏蔽内外之事。

  这一点,当时的赵祯能看得出来,以刘娥理政经验之丰富,她会不明白吗?

  赵祯原以为,刘娥是看出了这一点,但出于对丁谓的信任,才最终选择了他的方案。

  可现在看来,那个时候,刘娥其实就已经起了除掉丁谓的想法。她拿着那两份奏札来询问赵祯,其实就是给雷允恭看的。

  不管赵祯是赞成还是反对,开口说话这件事本身,就会传递出,他有参与朝政的意愿。

  于是,丁谓在看到,刘娥选用了他的方案,并且还进一步给他加官进爵之后,自然就会‘心领神会’,试图帮刘娥拿到更多的权力。

  或者说,帮他自己拿到更多的权力。

  但殊不知,这般做法,恰恰是落入了刘娥的彀中。他做的事情越多,赵祯对他就会越反感。

  拟定遗诏的时候,刘娥已然见识过赵祯的能力和锋芒。所以,面对这般挑衅,赵祯绝不会忍气吞声。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

  矛盾不断激化,赵祯一定会寻找机会,扳倒丁谓。这便是大势!

  当然,势可控,事却不可控。

  就像赵祯用锁院拟制造势,驱使王曾等人改变主张一样,他能够控制最终的结果,但是,王曾达成结果的方式,却是他没有想到的。

  想起那时,刘娥听说皇陵渗水的时候,她表现出的震惊和愤怒,绝非是作假。

  所以,赵祯倾向于认为,刘娥也没有想到,雷允恭如此胆大包天,除了中饱私囊之外,竟然还敢瞒报风险,擅移皇堂于绝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