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什么叫信手拈来(2/3)

  【北宋官家】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官家与太后命舍人院记录,付送史馆,既是恩赏中书诸臣,令吾等有名列国史之机,若成典制,则亦是约束两府,令宫内宫外不至壅塞之良策也。”“臣以为此事,实乃利国之举。”

  珠帘后,赵祯和刘娥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讶然。

  要知道,他们之前还准备了好一番话,来劝说冯拯,让他代表中书接受‘恩赐’呢……可谁曾想,这话一句都还没说,对方就主动投降了?

  隔着珠帘,赵祯的目光落在外间微微躬身的冯拯身上,微微皱起了眉头。这位冯相公,果真不是简单之辈。

  从这番话来看,他已然看出了这道手书的真正用意。但问题就在于,有些事,看破不代表要说破。

  尤其是到了冯拯这等身份地位,又不是毛头小子了,心里藏不住事儿。他就这么直接了当的把窗户纸给戳破,难不成是想?心中隐隐浮现出一個想法,一旁的刘娥便已然开口,道。

  “冯相果真如此觉得?”

  刘娥没有否认,显然,她也生出了和赵祯同样的猜测。

  冯拯就这么直接了当的点破宫中的用意,当然不是他没有政治智慧,相反的,这反而是他多年经验积累,才会做出的选择。朝堂之上,多数时候需要说场面话,但是,有一种时候不行……那就是,需要交心的时候!这种时候,真诚才是必杀技。

  任何的虚词矫饰,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冯拯说这番话,实际上是在释放一种信号,他抱着这样的诚意前来。刘娥如果还假托修史之名,那么,就算是变相拒绝了他。但是显然,刘娥并不想这么做。

  所以,她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见此状况,冯拯便知道,太后心中还有猜疑,于是,他直接了当的说。

  “监察之制,古已有之,我朝虽有御史台,谏院纠劾文武百官,但仍有丁谓之事出现,可见言路一途,仍有可以完善之处。”“人皆有私,唯有立好监察之制,方能保政务通顺,国家太平,此千古不易之理也,臣不敢不知。”“无奈中书诸参政,皆以为不妥,臣虽为宰相,也不敢一力强压,这才匆匆入宫,和太后,官家商量对策。”

  这话说出来,就算是明示了。

  冯拯不仅看出了宫中的用意,而且,他还大力支持。不仅大力支持,而且,还找好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监察制度而已,从秦汉的御史大夫,到如今的监察御史,不就是干这些活儿的吗?

  别说让舍人院记录中书议事,有修史这个招牌了,就算是明着告诉你,就是为了监察中书,也是应当应分的。实在有意见的话,那要不把舍人记录,换成御史进驻,也是一样的道理。

  相互监察是典制,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谁要是对此提出异议,那就是典型的心虚,反而要好好查查了。话说到这个地步,冯拯就差直接了当的喊“陛下,太后,我老冯和你们是一拨的!’了。刘娥自然不会看不出这一点,当下,便开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