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牛李党争(3/4)

  【家父李隆基】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李琩接着道:“谈谈你的看法。”

  高尚抬头看向李琩,像是在望着一位无比伟岸的圣贤,只觉高山仰止,心中钦佩万般。

  片刻后,高尚缓缓说道:

  “自鲜卑拓跋氏入住中原,凡三百余年,出现了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三世公称为膏梁,令仆称为华腴,尚书领户以上称为甲姓,九卿方伯称为乙姓,散骑常侍、大中大伯称为丙姓,吏部正员郎称为丁姓,甲乙丙丁此为四姓,朝中官位世代继承。”

  “旧隋强天子,不满门阀勋贵把持朝政,创科举,选寒士,我大唐立国之后,进取改革,去芜存菁,太宗文皇帝有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何其豪壮?”

  “进士科于太宗皇帝一朝,位极人臣者十之二三,登列显位者十之六七,开元后,宰相之中,刘幽求、魏知古、陆象先、张说、卢怀慎、源乾曜、宋璟、苏颋、张嘉贞、裴耀卿、张九龄,皆为进士出身,何其壮哉”

  说着,高尚神情突然变得落寞起来,幽幽道:

  “然近年来,进士明经出身,列显赫者,却是屈指可数,怎能不叫人痛惜”

  他说的这些宰相,确实都是进士出身,剩下的开元宰相,明经的也有几个,但是问题来了,他们是什么时候中的进士呢?

  答:武则天时期。

  而开元朝考中进士的,大多都是什么人呢?

  答:诗人。

  里面最出名的就是王维,王维是宰相之才吗?很明显不是。

  所以说,武则天时期,为了抑制关陇贵族集团,大量征辟寒门士子,给国家贡献了一大批非常牛逼的人才,但是到了李隆基这里,贵族集团重新掌权,寒门士子登第的机会越发渺茫。

  而做为科举当中,最重要的进士科,诗赋,成了能否中第的最关键所在,因此冒出了一大批千古留名的大诗人,却没有几个国之栋梁。

  到了后来的唐宪宗时期,因为进士这一科目,大唐中枢展开了大规模的党争,也就是历史闻名的“牛李党争”。

  问题就出在四年前,开元二十四年,一个名叫李权的考生,跟当时的主考官,吏部郎中李昂杠上了。

  因为李昂的一句诗: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

  其中耳临清渭洗,出自典故许由洗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