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陛下,您这是抄袭啊(1/3)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朱元璋眉头微挑,神色间闪过一抹微微的诧异。

  身为大明皇帝,朱元璋要处理的政务极多,忙碌时,每天要看两百多份奏折,处理四百多件国家大事!

  在百忙之中,再次出宫,来到淳化,自然不是为了参加县试,图个体验的。

  朱元璋主要是想第一时间知道,秦枫作为来自七百年后的未来者,究竟会如何主持这次县试,县试的试卷上,究竟会设置哪些题目。

  现在,他已经看到了。

  但出乎意料,这试卷上的第一题,可谓是中规中矩,出自于《大学》,是开篇第一句,可以说天下读书人都对其耳熟能详,并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

  既然来了,自然不能只看题,不答题。

  毕竟朱元璋和毛骧这一对组合,在考场中颇为特殊,秦枫不但派了个识文断字的衙役在旁边看着,自己作为主考官,也时常踱步过来,关心一下这对熟悉的父子,是如何配合答卷,让目盲之人也能参加科举。

  朱元璋虽出身寒微,但后来南征北战时,已经开始读书学习,得天下后也不曾放下书本。要是太过于艰难晦涩的学问,他可能涉猎不多,但总不会连《大学》都没读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说的是《大学》中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

  那么既然出现在考卷上,答题的方向是什么呢?

  大约就是要剖析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的重要性,必要性,不这样做的危害性,然后重点是强调自己读书科举求仕,正是为了践行这样的人生理想,道德追求。

  当然,也可以结合《大学》原文当中后面的内容,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子,阐述自己的人生抱负,描绘自己忠君爱国的思想。

  总之,这题目中正平和,不偏不怪,甚至有些简单了,但这只是最初级的一次“县试”,这样的题目设置,可以说很合理。

  朱元璋略一沉吟,便开始破题起笔。

  由朱元璋小声口述作答的内容,声音只可以让近在咫尺的毛骧还有那位督查的衙役听到,然后毛骧执笔,在试卷上写下一个个工整清晰的字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