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流官制的细节(2/4)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虽然金銮殿上的都是朝廷中枢的官员,这种流官制的影响已经是相当小,就算按照藤毅刚才的说法,依然不能在原本职位上停留太久,那也好歹不需要离开京城。

  比如说,藤毅做了几年吏部尚书,再去做几年户部尚书,大概是这样的轮转。

  又或者,这种京官的职位索性不会变动,流官制最主要打击的对象,还是地方官。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可谓是闻弦歌而知雅意。

  藤毅一经描述,大家便立刻明白,皇帝的真正意图,是要打击地方错综复杂的势力,尤其是地方官在某地时间久了,那真是天高皇帝远,简直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前年的那个广东布政司使余从龙。

  今年的那个江西布政司使崔伯玉。

  不都是这种情况么?

  若非秦枫秦大人亲身钦差,发现了那些堪称罄竹难书的罪行,真不知道他们还会在当地作威作福多久。

  如此说来,这个流官制,倒也是大有道理,利国利民。

  只是……

  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这可不是小动作!

  毫无疑问,这样的举措,连他们都觉得隐隐不安,更别说那些舒服惯了的地方官员。

  一下子就要到处流动,在任何地方都呆不长。

  且不论拖家带口,长途跋涉的不方便,就单只是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重新熟悉事务,重新打理政务,重新处置一系列堪称麻烦的事情,就让人头大如斗。

  谁不想一劳永逸啊?

  这对地方官来说,完全可以说是天都塌了。

  被迫离开舒适圈,去一次次适应新环境,熟悉新同僚,教化新百姓……

  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七百三十六章 流官制的细节 (第2/2页)

  光是想一想,就知道这些地方官得有多大的怨言。

  藤大人啊藤大人,哪怕这个主意,最初是出自皇帝,那你也免不了被无数人骂得狗血淋头。

  不过……这样的主意,真是皇帝想出来的?

  不太对劲。

  如果是皇帝想出来的,那么大明一开国的时候,似乎就应该有这样的政策。

  虽然后来的确是有几件事的推动,但……这几件事背后,站着共同的那个人,并非皇帝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