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现行的科举考试过于侧重诗词文章,而忽视了实际能力的考察。"徐渭解释道,"这样容易导致读书人只知埋头苦读,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确实如此。"常梁之点头表示认同,"而且现在的考题内容相对单一,无法全面衡量考生的真实水平。"
"所以我认为,应该适当增加策论类题目,考查考生对时政热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徐渭提出建议,"同时还可以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科目,如农学、医学等,为国家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这个想法很好。"另一名幕僚兴奋地说,"这样一来,不仅能选拔出真正有才华的人才,还能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考官队伍的管理。"常梁之补充道,"要严格选拔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之人担任考官,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非常赞同。"徐渭笑着说,"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大明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接下来的日子里,徐渭等人积极投入到科举制度改革的筹备工作中。他们广泛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反复修改完善方案,力求使新制度既能体现公平性,又能选拔出真正有用之才。
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新政带来的积极影响仍在持续发酵。城市里,商业繁荣景象日盛;乡村中,农民们享受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曾经困扰百姓多年的难题,在新政的推动下一一得到解决。
某天黄昏,夕阳映照下的伯府显得格外宁静祥和。书房内,几位核心成员围坐在一起,回顾着这段时间以来取得的成绩。
"说实话,刚开始推行新政时,我心里也没有十足把握。"常梁之感慨道,"但看到今天的成果,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没错。"徐渭深有同感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与信任。"
"现在最关键的是继续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荆川之坚定地说,"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不能退缩。"
"说得好!"蒋庆之拍手称赞,"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夜幕降临,伯府内外灯火通明。远处传来孩童们的欢笑声,为这个温馨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此刻,每个人都坚信:在这片古老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正在向他们招手。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