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宏图大业!(1/4)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苏允此话一出,在场诸公尽皆皱起了眉头。

  此时梁焘讥笑道:“看来苏尚书对于历史所知甚少啊,自唐伊始,就已经需要从江南向首都运粮了。

  玄宗,数次前往东都洛阳,把朝廷重要衙门都迁到洛阳,就食洛阳,原因是关中地区人口众多,以当时的农业水平,供养长安这样人口百万的大都市着实吃力。

  正是因为如此,我大宋立国时候,才定都汴京,正是因为汴京可以倚靠漕运,以东南之粟供养汴京,才有我汴京之繁华。

  从唐朝至今已经是五六百年都是这般状况,你说振兴便振兴啊?

  黄河为患只是其中一个缘由而已,更加关键的还是因为北方战乱连连啊!”

  梁焘此话引得朝廷大臣连连点头。

  北方经济没落乃至于崩溃的境地其实大家都知道,或者说,在建国之初大家亦是知道的,从一开始,北方已经有了没落的景象,尤其是到了与辽国大战的那些年,北方的经济已经濒临彻底崩溃了。

  大家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但是着实是不管用啊!

  黄河频繁改道,战乱随时会发生,而负担更大的是,为了在北方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已经将北方给榨干了!

  这会儿苏允说要振兴北方,在他们看来也不过是白日说梦罢了!

  振兴北方啊,就当下北方那种境地,就算是倾整个大宋之力去治理,也未必就能够有所成效,而且,就算是振兴起来,一旦与辽国再起纷争,那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矣!

  然而苏允却是朗声道:“诸公这是彻底判了北方死刑了么?北方当真是无药可救了?呵呵,诸公,允却认为并非如此!”

  苏允扫视了一下满朝文武,朗声道:“北方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便是黄河北流、漕运受阻、农业衰退,再加上频繁的战争和沉重的赋税共同造成的。

  所以,只要我们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北方的经济便可以重新振兴起来。

  我们工部经过研究之后,已经定下来一整套的方案。

  先是统筹治黄与漕运,我们工部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会疏浚北流河道,承认黄河北流的现实,疏浚商胡故道,这一步是要减少河北洪灾,给农业创造一个基础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