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贤人种稻,科学科技【求追读】(1/5)

  【带着铁路到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刘宽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问题。

  他道,“据我所知,大明如今水稻产量一亩约莫有三四百斤吧?”

  听这话,朱标不禁露出奇怪神色。

  并非他不知道大明水稻亩产多少——朱元璋为培养朱标成为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并未溺爱,反而经常让朱标深入民间,体会百姓疾苦。

  也曾让朱标随他一起种田。

  所以朱标是知道水稻亩产多少的。

  正因为知道,朱标才对刘宽的话感到奇怪。

  随即道:“刘公子怕是记错了,我大明水稻如今亩产不过一石多,两百来斤而已,即便是最上等良田,亩产也难达到三四百斤。”

  刘宽愣了下,然后恍然道:“那三四百斤应该是大明中晚期江南水稻的亩产了。”

  听了这话,朱元璋颇为高兴地道:“如此说来,这水稻亩产在我大明治下提升了近两倍?”

  刘宽点头道,“应该是这样——一则在此期间,百姓耕种技术有所提高;二则是稳定的农耕环境下,粮种一代代精选,亩产自然有所提高。”

  “不过跟杂交水稻相比,三四百斤的亩产就不值一提了。”

  三四百斤亩产还不值一提?

  听此,朱元璋脸上微笑变成了惊讶、怀疑。

  刘宽接着道:“在我穿越前,曾看过一则新闻,嗯,类似朝廷的公告、邸报。说在四川凉山州随即抽取的三块稻田,单季亩产已达到了两千五百斤。”

  “而杂交水稻亩产即便放在全国范围内,其单季亩产平均值也接近千斤。”

  亩产两千五百斤?!

  全国平均亩产也近千斤?!

  大善殿内,朱元璋、朱标、马皇后乃至周围侍奉的宫女、宦官,一时都听呆了。

  若非之前刘宽曾明言他来自后世,朱标等人怕是坏真的以为他来之天上。

  因为在他们想来,水稻亩产上千斤,乃至两千多斤,根本不是凡间能有之事,只有天上仙稻才有这般产量。

  朱元璋最先回过神来,不由质疑道:“刘公子确定没有记错?水稻亩产如何能达到一两千斤?!”

  刘宽一笑道,“以大明如今那些不识文字、不懂科学、全凭经验耕种的农夫,自然是种不出亩产上千斤的水稻。”

  “但在后世,科学发展、科技发达,有类似如今大儒身份的贤人,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