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五姓七望之弊(2/3)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中郎将房遗爱辜负皇恩,参悟谋反,判斩立决,房玄龄管教不严,剥夺其所有官职,但念其功高,保留去国公爵位,但不得再参与朝议。”

  ……

  随着老太监念完,群臣也都不由大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有惹祸上身,这些人在之前或多或少都与魏王有过往来。

  “启奏殿下,对于魏王之判,是否过轻了呢?魏王谋反,他应该才是主谋,如此判决,有失公允,更重要的是,谋反而不死,这是否会引起…”

  宋国公萧瑀进言道。

  “对,此判甚轻,不足以服众,也不足以震慑天下。”

  中书侍郎崔仁师也站出队列,他还是谏臣,不过是为了什么利益就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为民。

  与魏征、马周、褚遂良、王珪等人以勇谏而闻名,甚至拜相。

  在唐时,一般任仆射之位(宰相)的人有很多,因为这和唐的任职方式有关系,这个位置就是几年换一次,属于轮流任职的。

  所以在贞观年间的那些出名的,都担任过仆射之位,有李靖、褚遂良、杜如晦、房玄龄、裴寂、魏征、萧瑀等等。

  “裴国公,请慎言,主谋乃是苏勖,魏王年少,只是被欺瞒了而已,要是不信,国公可去大理寺一趟。”

  李承乾目光扫过,冷冷的说道。

  这是君王的决定,还是要受到臣子的质疑,让李承乾很是不爽。

  谏臣为什么有这样的权利,还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势力有关,萧瑀与崔仁师便是出自五姓七望。

  朝中诸多大员也都是属于这五姓七望之人,他们有左右朝堂的力量,李世民也时常被其牵制。

  李世民几次大改《氏族志》也想消除他们的影响力,但是还是效果奇微。

  最后还是黄巢一刀断了姓氏等级,不然阿三,都得叫一声大哥。

  他们两人现在的进言,如何又是不为了消减皇室的声望呢?

  “大理寺卿可在?”萧瑀转后,望向了后排。

  啪!

  李承乾大力一排皇案,怒视道:“宋国公,你敢质疑陛下的公允,你是要干嘛?”

  “臣不敢!”萧瑀立即躬身赔罪,把头低下,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没有选择再顶撞。

  “那此事就没有任何异议了,若是无事,就退朝了。”李承乾道,给人一种独断专行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