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5/8)

  【大英贵族】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简单来说,一战后苏俄能在远东保持领土完整,主要是因为这个地区的环境非常艰苦,不太适合发展经济,所以其他国家对这里没有太大的兴趣。同时,在这个区域内,也没有哪个国家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苏俄。

  后来,苏俄变成了苏联,最终解体了。这次解体主要发生在欧洲的核心地区,因为这些地方对西方国家来说,利益更大,所以他们很关注。相比之下,远东地区因为人口稀少,发展困难,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毛熊内战是一战后发生在旧的毛熊帝国境内的一系列战争,也是一战以后世界上最大的冲突,引起毛熊内战的原因是复杂的。

  原有的毛熊帝国崩溃之后内部一时无法形成一支主导力量,许多派系争夺毛熊的政治未来,相互厮杀,进入内战状态社会失去秩序。

  1914年沙皇尼古拉二世时期的毛熊帝国版图战争的双方主要在红军(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起义派)和白军(沙皇旧军官团体以及哥萨克武装、资产阶级自由派、保皇谠以及右翼社会隔命谠等组成的反布尔什维克联盟)之间展开,白军由捷克军团、英国、法国、丑国以及霓虹等国的支持。

  尽管这些国家对毛熊内战进行了外部干涉,向松散的反布尔什维克武装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但最终还是被红军击败了。

  由于毛熊帝国幅员辽阔,从旧俄帝国西部的波罗的海、波兰、到北部的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再到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南部的乌克兰以及外高加索、中部的西伯利亚以及中亚地区,同时爆发出多种力量参与的一系列战争,复杂程度超出了世界上很多战争的力度。

  到1921年,红军打败了白军,并控制了旧俄帝国的大多数领土,除了芬兰、波兰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独立。

  尼古拉二世(1868-1918),毛熊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代沙皇,毛熊帝国末代皇帝1917年是毛熊历史上极度混乱的一年。

  此时正值一战的毛熊罗曼诺夫王朝内外交困。经历了国内二月隔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于三月份宣布退位。

  以克伦斯基为首的毛熊资产阶级接管政权,建立了毛熊临时政府,但由于其内部矛盾重重,无法短时期解决国内外各种突出的矛盾,加上克伦斯基政府执意继续参加一战,继续发起克伦斯基攻势,军队厌战,经济上通胀持续且加重,社会经济已崩溃无法承受继续战争的后勤补给额,国内经济社会困境继续恶化,临时政府因与军队意见不合,军方抵触继续参战,发生了军方将领叛变的科尔尼洛夫事件,使得临时政府命悬一线。1917年二月隔命后成立的毛熊临时政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