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7/9)

  【大英贵族】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由于一战时期,毛熊与奥斯曼帝国的直接冲突就发生在此地,奥斯曼退出战争,但是依然视其为势力范围。《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条约》规定了毛熊向奥斯曼割让外高加索地区。

  外高加索隔命委员会宣告解散,外高加索民主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包含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格鲁吉亚三大民族,但是三大民族目标之一,并且彼此之间矛盾很深。

  格鲁吉亚于1918年5月26日独立,随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也宣布独立。1922年-1936年,三个共和国在布尔什维克统治下被迫重新统一为毛熊治下的外高加索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

  1926-1936年外高加索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国徽05—内战的外溢1921年喀朗施塔得水兵起义此次起义发生在1921年3月份,1920年底,苏俄在内战中获得胜利,外国干涉力量逐步退出毛熊。

  然而苏俄继续执行战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毛熊国内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此前作为首都的彼得格勒更是破败不堪,老百姓苦不堪言。1921年2月28日,位于彼得格勒科特林岛的毛熊波罗的海舰队的港口喀琅施塔得得水手发生叛乱。

  叛乱直指莫斯科的苏俄政府2月26日,喀朗施塔得的水兵代表访问了彼得格勒,看到当时的景象非常气氛,并严厉谴责布尔什维克对彼得格勒的工人罢工进行疯狂镇压。

  3月1日,水兵发动起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治诉求。3月7日,布尔什维克政府开始镇压起义,图哈切夫斯基领导苏俄红军镇压暴动。

  3月17日,起义被镇压。此次起义也直接触动了列宁,废除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新经济政策替代之。

  坦波夫农民起义毛熊内战期间,除了军队以及政治派别的战争和斗争之外,还发生了多次农民起义。

  其中以1920-1921年间的坦波夫叛乱为代表。1920-1921年的坦波夫农民起义,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暴力掠夺坦波夫在莫斯科以南不到500公里的地方,直接原因在于红军在农村征集粮食时与农民产生冲突,导致农民暴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