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大明农业兴盛计划(1/7)

  【地窖里的朱元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这几天通过网上查的资料以及让季赫帮忙询问一些农业局的朋友,朱云峰大致有了具体操作流程。

  首先就是他打算注册一个农业公司,这点毋庸置疑。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合理合法地弄来大量种子和化肥,从而想办法运到大明去。

  但有个问题。

  那就是目前市面上有些常规水稻被种子公司加了科技与狠活,留种了后续产量也会大幅度降低。

  所以他必须去找那种没有加科技与狠活的常规水稻种子。

  这种种子其实非常多。

  因为科技与狠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阴谋论,确实存在,而且有这方面的技术。

  然而它本身就需要极大的技术支持和成本考虑,导致除了拥有自己科研团队的大型种子公司外,普通种子公司根本没能力这么做。

  并且最重要的是种子也有不同的品种,甚至每年都有新品种上市,不可能每个品种都能把这种技术运用上。

  因此在实际上生活当中,那种加了科技与狠活的种子,往往都是大型种子公司研发出来的最优质、最尖端的常规水稻种子。

  比如那种亩产一千五百斤以上的高产稻,而且能达到这个水平,还要看气候、土壤、化肥等等条件。

  普通常规水稻亩产一千二百斤左右的,根本不存在什么科技与狠活。

  成本都跟不上,种子公司得亏死。

  因而可以留种的常规水稻品种非常多,只是商业用途不能留种而已。

  比如前段时间就有新闻,一个有一千多亩地的种粮大户自留种,被种子公司告上法庭,最终被判赔偿种子公司十万。

  这当中的逻辑是一个法律问题。

  农民自留种是“自繁自用”,所以能够被允许。

  而种粮大户和农业公司留种,属于“商业目的”,触犯了法律。

  朱云峰搞农业公司,大量租用田地,肯定要被划为商业用途,那就不允许留种。

  但这对朱云峰来说有利。

  毕竟他要留种的地方是在大明,大明那边现代法律管不到,那自然无所谓,想怎么留种就怎么留种。

  如此一来,朱云峰也有足够的理由和借口每年大量购买种子和化肥。

  而以现在的科技水平研发出来的常规水稻,即便留种后能保证至少三四年内不会降低产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