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人才(1/4)

  【明末:从商人开始打造军工帝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少东家,这是第二批的明细账单。”

  西厢小院儿内,许东拿着账单,向王少钧汇报着。

  此时的院内,早已变成了制作卷烟的小型工坊。屋内靠墙的一个窑洞被拆开,变成了烤房。正厅变成了原料仓库,花园被分割成好几块儿,成了晾晒发酵场。还搭建了一个半遮蔽的棚子,让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的光景。

  而许东则从一个仓库的库管,变成了这个工坊的车间主任。

  家里一半的仆从都被安排在了这个小院儿里面,没日没夜的生产着。

  王少钧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仔细的看着许东的账单。

  之前王少钧用七天的时间亲自制作的第一批淡巴菰,一共耗费了六十斤的原料,出了约三十斤的货。制成两万四千支左右的卷烟,装了四百八十盒。这几天已经售卖一空。

  现在人手多了,在王少钧的不断优化下,流程也越来越标准,每天都要消耗二十五斤的淡巴菰,出十八斤的货,再算上一定的损耗,一天产出差不多在二百八十盒左右。比之前快了许多。

  这也只是勉强能跟上而已。接下来必须要成倍的增长,才能满足与日倍增的销量。

  毕竟这九边重镇,啥都缺,就丘八不缺。光一个河保路,就有六个营堡,设立守备官职的墩堡就有三个,外加一个守御千户所。另外,还有61座边墩,38座火路墩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星罗密布,编织成了一个密集的军事网络。

  而这也只是在九边腹地的常规配置罢了。再往北一点,进入岢岚道的西路,那里矗立着三关之一的偏头关,堪称军饷吞金兽!围绕着偏头关的营堡更是遍地都是。边墩数量是河保路的两倍,火路墩更是达到了219座,是河保路的六倍还多!

  如此巨大的市场,卷烟的需求量几乎可以说是潜力无限。

  在这种情况下,绝不能被产量限制了发展。必须在竞争者还没有出现之前,狠狠的赚他一笔!

  至于渠道方面,这几天来,不断有营堡和边墩的牙行过来接洽,外出联络牙商的伙计们都有些不够用了。只能把之前裁掉的那些伙计们又重新返聘了回来。

  王少钧不是没有考虑过去一些交通要道,或者一些大的营堡附近的市集直接开设门市店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