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我什么都行(2/3)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但为何不加个双保险呢?文艺片的辉煌和影响力,也就这几年了,赶紧多撸几个奖项才是明智之举。

  陈凯哥一个戛纳金棕榈,就能吃一辈子,谁敢说老陈不是顶级大导演?

  国师为什么是国师?是因为人家手里有一个柏林金熊和两个威尼斯金狮。

  其实,国师是有很大希望刷满欧洲三大的三金的。

  当时《一个都不能少》先报名的戛纳电影节,电影开篇有个学校的升旗仪式,戛纳说这政治意味太浓,让老谋子修改一下。

  戛纳为什么要这么说?

  因为他们想把金棕榈给老谋子,但又怕被人攻击是替华夏政府作宣传。

  他们的意思就是你把升旗仪式哪怕模糊一下,镜头里只要别出现那五颗星星,金棕榈就是你的了。

  谁知人家老谋子就是刚,想让我模糊化国旗?你们这帮傻逼,他妈的想屁吃!

  老子不跟你们这帮傻逼玩了,撤片!

  于是在主竞赛入围名单公布前几天,国师直接宣布撤回该片,并向戛纳国际电影节发表了公开信,表达自己的抗议。

  随后,转头就把电影送去了威尼斯电影节。

  然后,威尼斯第二次把金狮奖给了国师。

  就这样,国师错过了三金大满贯。

  要不然,凭欧洲三大的三金大满贯,国师的影史地位不知道要拔高多少,历史上一共才三个人而已,国师差点成了第四人。

  但就算这样,国师还有个欧洲三大次一点的大满贯——评审团大奖!

  1991年,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大红灯笼高高挂》。

  1994年,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活着》。

  2000年,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我的父亲母亲》。

  一个柏林金熊,两个威尼斯金狮,三个三大的评审团大奖,这艺术成就,国内的导演怎么比?

  晚上的聚餐,因为年轻人居多,开始还有点放不开。

  曹阳先带头举杯,“今天不是杀青宴,是咱们的内部聚餐,大家都是北电人,这里还有不少是我的学长学姐,你们把我当成普通的大三学生就行,不用拘束,该吃吃,该喝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