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进宫(2/3)

  【民国:烽火1937】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这话不假,苏沪可以算是当下中国发展数一数二的地区了,要论城市,当以上海为先,早期的民族工业汇聚于上海,在官资、民资、外资的充盈之下,上海成为了全国工业重镇,拥有门类丰富的产业基地。

  在战略上,上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经济上,毫无夸大地说,上海关系着国民政府的经济命脉。

  两人抵达南京时已是中午,玄日高挂,此时去渡口理应是找不见老叔了,竹石清便同方文坚找去了曾经儿时借居过的那户人家,迈入儿时记忆中的街道,却再也不见那处宅邸。

  “住客栈吧,我请客。”竹石清肩膀一耸,为如今的物是人非沉沉叹了口气。

  客栈这个名字,是针对于普通人的,上流人士一般去的叫饭店,如南京城当下最大的南京中央大饭店,背靠总统府,占据绝佳区位,提供中餐、西餐、商务会议、住宿等全方位服务。

  在战时,饭店的自身建筑特点还会被利用来做临时指挥部。

  竹石清当然住不起饭店,他只配住客栈,客栈就简单许多,一间屋子,横竖两个床,好点的情况会给你一张木桌,价格不会很高,来去也自由。

  一切安顿好后,两个大男人哪里肯在狭小的黑暗空间里憋着,在出去耍这件事上压根就无须商量。

  离开南京前往江宁也不过才三四年,在首都计划的推进下,城市风貌的变化是惊人的。

  颐和路的两侧,高耸的梧桐树已拔地而起,树边排列着中西合璧式的双层屋楼,这里是南京的“高级住宅区”,颐和公馆更是绚丽耀眼,一路给方文坚看的是飘飘欲仙,这番景象,湖北哪里见得?

  再往前,邮局、理发店、药铺、银行等建筑林立其间,行人熙熙攘攘,路上黄包车、马车、别克车竞道而行。

  要说南京城哪里热闹,首选当是茶馆。

  甭谈城西还是城东,在南京这地带,随便一个茶馆,无不汇聚八方商客,进茶馆点上一盘葵瓜子,逮着几个异乡人聊聊天,拉拉家常,天南海北的事情尽在一应一答间。

  两人走了也是些许路,稍觉口渴就转身入了一家名为“天香阁”的茶楼。

  方才迈进半步,喧嚣扑面而来,再入半步,便完全融入其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