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烽火1937】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平津战事...”
竹石清双手搭在腿上,坐得很端正,听到明泉要听关于平津战事的讲述,他眼中的光泽不禁暗淡了三分,如果自己不是南京总部的派遣军官,或许对于每一个二十九军的一线士兵来说。
这是一场浩劫。
包括孙北风在内的诸人此刻都瞩目端详着自己,等待着自己的高谈阔论,但竹石清自知这场战争打得十分戏谑和混乱,他摇摇头道:
“仿若天灾,更似人祸。”
明泉认可地点点头,这正是他想听的,如若竹石清此刻大谈战术、阔论战略,他将会认为竹石清还没有理解战争的本质,但此刻的竹石清,所体现出来的对于战争的理解,已然达到了明泉对他的期待。
关于卢沟桥事变的细节,明泉进一步引导道:“作为亲历者,你如何看待日军的挑衅行为?”
“日军之挑衅,多为蓄意而为,其背后并非是简单的情绪宣泄,常常蕴藏着配套执行的军事战略战术,可以说,日军的每一个基层单位,都在为了集体的战略而行动。”
“卢沟桥只是中日对峙的一处阵地,在硕大的中国,这样的地方还有许多。”明泉继续说道,
“譬如上海。
以你之见,我军应当如何应对来自日军的寻衅?”
竹石清沉思半晌,他想起了在丰台同日军的对峙,简单整理思绪后,开口答道:“学生认为卢沟桥事发之后,中日之间已无和平可言,中日双方纵横交错之前线,皆为战争可能发生之地,若还能以静默之态互相窥视,这本身就是病态的表现。”
竹石清的这则回答是根据平津的实践经验得来的。
当日军轰炸了宛平城后,这则事件无疑宣告着中日之间热战的开始,平津地区的混乱在于在广袤的地区上双方驻地交错,但战争并不是拉开架势双方对冲,在如此宽大的防线上,一旦某个点爆发战争,其他的位面岂有静待的道理?
当平津已被日军侵吞而去,全面战争朝夕间已到了生死搏命的最后关头,莫非淞沪地区还要遵从那一纸中立协定,任由上海居民继续对着日本驻军龇牙露笑?
战争不是夫妻吵架,没有床头吵架床尾和的逻辑。
这一则说法再次切中了明泉的意愿所指,早在卢沟桥事发之前,由他亲自参与的淞沪作战方略,正是要将这伙猖獗的日本人彻底赶下黄浦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