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此后三月,朝廷派遣二十四路使臣奔赴各省布政司,携种子与《种植法要》分发府县。各地官员组织乡老试种,每日上报生长情况。初时有人疑虑重重,怕洋物伤土、毒人,更有道士宣称“番薯乃妖根,食之折寿”。但当年秋收,南京郊外试验田玉米亩产八百二十斤,远超稻谷两倍;福建山地试种甘薯,一株掘出十余斤,百姓惊呼“地瓜能养全家”;陕西旱塬马铃薯越冬不死,春来复萌,军屯将士尝之饱腹耐饥,纷纷请愿扩种。
粮价应声而落。原本每石米银二钱五分,两年内跌至七分,江南米市一度“米贱伤农”,朝廷不得不开仓收购以稳市价。流民返乡垦荒者络绎于道,州县户籍陡增。永乐五年,户部奏报全国新增人口四百三十万户,约合两千一百万人,史称“种德盛世”。
而此时的马祖,已悄然离开京城,携家眷归隐凤阳故里。他拒受一切封赏,仅请朝廷拨付百亩荒地用于农试。他在村东建起一座茅屋,名为“耕读庐”,日夜伏案撰写《海外纪略》与《农政新书》。书中详载航路星图、风向潮汐、疫病防治、作物习性,甚至记录美洲原住民如何用木灰拌种防虫、以藤架引蔓增产。他还绘制了数十幅插图,标明玉米需密植通风、甘薯宜沙土深耕、马铃薯忌连作烂根。每一字皆亲笔誊抄,每一页皆加盖私印,送交工部农政司刊行天下。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