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拜师(3/5)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她送李逸一套文房四宝,看包装就知道也是价值不菲的好东西。

  她叔父杜三郎则送李逸四帖纸,每帖百张,是上好的黄麻纸,这可是朝廷公文用纸,质量很好,价格也不便宜。

  “无逸,给你介绍些长辈。”

  董秀才把李逸拉到一位长脚幞头的男子面前,高大魁梧,约摸三十出头,但听完介绍却很不凡,这人居然是万年县的法曹参军,正七品官,掌管司法讼狱。

  不过更让李逸惊讶的是这个孙伏伽,还是隋朝的进士出身。

  但他在考进士前,却是地方小吏,这个河北人经历很传奇,不是出身名门望族,但一个刀笔吏,却也借着科举之机,考中了很难考的进士,隋朝的进士可比明经难考多了。

  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而且隋朝时的科举,并不是那么很公正的凭才取士,而是要向权贵投卷,得有人保举,更多靠的是出身和靠山。

  孙伏伽一个地方小吏,硬是考中了进士。

  中了进士后,他一步步做到了如今万年县法曹之职,他这个法曹,其实还是隋朝的官,如今大唐了继续做。

  本来县一级,是没有六曹参军的,只有佐、史。下县甚至只有户曹、法曹两曹,长安万年做为京县,县尉就有六个,下面的六曹也是特殊的配有参军,各曹的佐史数量也较多。

  能在京城管着半座长安城的司法这块,还能历经改朝换代也没动,可见这位孙进士能力很强。

  孙伏伽送了李逸一套律法书,

  “我当年来长安参加科举,就是借住在冯家堡董师叔家里。”

  原来,孙伏伽曾拜师董秀才的师兄名下,故此有了一层同门之谊,“你以后来长安,记得来万年县衙找我,我们也是师出同门。”

  李逸越发惊叹董秀才人脉广,

  今天宾客中就有两个五品官,秦王府属、兵曹参军、陕州总管府长史杜如晦,万年县法曹参军孙伏伽。

  这附近十里八乡的乡长、乡佐都来了十几个,乡里的地主大户们今天也来了许多,都很给董秀才面子。

  拜师礼后,便是拜师宴。

  李逸早就准备好了,特意早早请罗二去帮他买了一只羊一头猪,还买了些鸡鸭鱼宰杀,就在冯家堡私塾摆上宴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