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下面立马嘈杂起来,七嘴八舌。
李逸轻敲了几下讲桌,
“肃静,以后课堂上要发言,先举手,老师点名了才可以站起来发言。”
“罗石头,你说。”
九岁的小石头赶紧站起来,或许是在这么多人面前,激动的脸色胀红,一时却结巴着说不出话来。
“别急,慢慢说。”
小石头好一会才平复了些,“我,我,三娘说读书识字能让我开眼,不做睁眼瞎。”
“很好,请坐,同学们为罗石头同学的积极发言鼓掌。”
李逸带头鼓掌,孩童们也就跟着呱唧呱唧,掌声如雷,小石头脸更红了,但又有几分得意,骄傲的昂着脑袋。
“读书使人明智,书就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智慧之门,书也是一剂良药,善读者能够治愚。
读书可以使人聪明,读书可以开阔视野,读书可以陶冶情操,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大家要把握机会,好好读书。”
一番开场后,
李逸拿出准备好的一叠A4纸,上面写着毛笔大字,他用米粒往身后板子上贴,一张纸上写了六个大字,李逸一口气贴了十二张。
孩童们好奇的看着那些洁白的纸桌上,一个个大字,眼神清澈而纯洁,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而在教室里旁听的董秀才、孙伏伽等人,看着这些字却都目露惊讶。
自古以来的孩童启蒙书很多,从秦国丞相李斯编的《仓颉书》,到后来《爰历篇》、《博学篇》,合称三仓,再到汉朝流传下来的《急就篇》,再到南北朝的《开蒙要训》,以及后来启蒙书巅峰的《千字文》,
这些蒙书大多是四字一句,将一些常用字编排,让识字的同时,了解一些常识性的内容。
到如今,千字文是启蒙必读书,据说这本书是南朝梁武帝,让周兴嗣为自己儿子编写一本识字读本,周接到旨意,只用了一晚时间就写成了这篇千字文。
本来大家以为李逸今天第一堂课,可能也会教千字文,但他贴在板上的大字却并不是四言一句的千字文,反而都是三言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颜之推,有义方。教三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