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金濂:流寇?哪儿来的流寇?(1/3)

  【大明:景泰夺权指南】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这街上,有些冷清啊。”

  身着一身便服,带着几个人走在正阳门大街上,踩的积雪吱吱作响,看了眼路旁一个个半开不开的店铺,朱祁钰忍不住摇头道。

  “瓦剌人虽然走了,但因为王直的事儿,最近京中的风声有些紧,百姓多多少少也受了些影响。”

  看着萧索的街面,王瑾的嘴角不由的抽动了一下。

  手握军权的皇帝搞大清洗,那自然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尤其是撞上个想要表现一二的锦衣卫指挥使卢忠。

  现在,锦衣卫的诏狱早就住满了,已经借用了后军都督府的衙门来关人了。

  在这种背景下,大大小小的民众,都会受到影响。

  听到王瑾的话,朱祁钰笑着摇了摇头。

  锦衣卫大清洗,根本就牵扯不到普通的小民,针对的一直都是翰林院的书生和以孙太后他爹孙忠为首的外戚。

  他都没搞文字狱好吧。

  如果有被牵扯其中的,肯定不是什么普通人。

  要么,是孙太后的死忠。

  要么,就是在朝堂上有搞政治投资的豪绅。

  现在,他一刀子将朝堂上各利益群体的首领,懂王、瞌睡乔这类玩意儿一刀子都给切了,有的人肯定是要急的。

  身上披着件大氅,一路穿梭在大明的街市上,即便有偶尔路过的百姓,也是背上背着米袋、布袋,家里断粮,不得不出来采买的人家。

  闻了闻夹杂在寒风中的一阵香味,朱祁钰带着人顺路走了过去。

  天宝五年,杜甫怀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一路行到长安,渴望“立登要路津”。

  然而,事与愿违。

  就像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的那样,长安居,大不易。

  在长安城处处受挫,生活困顿的杜甫,在天宝十四年,到奉先县去看望寄居在那里的妻子时,写下了那句名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李唐之时,杜甫笔下的朱门指的是豪门大族。

  然而,在大明,这个朱门的意义,就有些不一样了。

  因为,紫禁城的宫门,不止是大红色的,大明的皇帝还姓朱。

  你能说是知道百姓疾苦,你也能说是大明皇帝好那点儿名声。

  南京、北京,以及朝廷的各大州府,都设有养济院、育婴堂、安济坊、居养院、福田院、漏泽园(公共墓地)等设施,来收拢社会上的鳏寡孤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