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主本是佛,佛本是道(2/4)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

  “老蒲甘侯虽是伪王,却善待百姓,宽厚佛教,这才是他父亲他隆王的做派。”

  莽白屠村掠民,早就搞得下洪沙民怨滔天。

  各族土司村落都被收刮抢掠了一番。

  就连地位特殊的寺院也没放过。

  不是他手握大军,抢的十室九空,各郡早就反。

  甚至就在洪沙军北上后,躲进山林里的土司头人已经开始勾结暹罗阿拉干。

  “我们身为东吁王室,不能帮虎吃食。”

  老僧侣环视几人。

  他们都是同古城周边寺院颇有威望的僧侣。

  但更特殊的是他们持戒出家前的身份。

  是东吁偏远王室子弟。

  说偏远,只传了五代的东吁王族也远不到哪去。

  都是莽应里的子孙。

  莽应里极武穷兵,北讨大明,东伐暹罗,西征阿拉干。

  弄得天下皆反,众叛亲离而亡。

  他们的父辈彼时割据一郡之地。

  直到良渊王崛起上洪沙,阿那毕隆统一天下,他隆王迁都。

  他们这些争天下失败的王室后人就只能在东吁郡出家为僧。

  “蒲甘老侯爷是良渊王的幼子,阿那毕隆、他隆王的兄弟,他隆王死后,本来王位就该归他。”

  几人不是良渊王一脉,王位和他们根本就没关系。

  但身为僧侣,蒲甘侯为王给寺院包税权和土地,是十分符合他们的利益。

  更关键的是。

  人事权。

  他们作为争夺天下失败的侯王后人,这一代还能在寺院里做个不事生产的僧侣。

  下一代就要沦落成阿赫木旦。

  蒲甘侯为王许诺的出家自由和荐举官员,太合他们心意了。

  甚至有机会重新回到东吁中枢,做侯王总督。

  “如今平达力的孩子都年幼,他隆王唯一的儿子莽白更是弑杀兄长,违背天道佛理,更该让蒲甘老侯爷来做东吁王。”

  老僧侣微微颔首:

  “说甚伪王,我洪沙国世为中土藩属,蒲甘老侯爷为明国和黔国公亲自册封的东吁王,反倒是莽白不愿受勃固王位,自封东吁王,才是真正的伪王。”

  “明国的太祖皇帝和我们一样是僧侣,明国的永历皇帝更是家信佛教。”

  “明国太子的叔父曾言自己是伽蓝菩萨转世,自己的弟弟永历皇帝是罗汉转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