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膨胀的格瓦拉,敲打;再创历史(2/6)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qbmfxs.com】,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他开始查阅大量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资料,走访了七家国内外的记忆研究机构,甚至专门去京都一所养老院住了两周。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叫林素云的老太太??曾是中国第一批女气象学家,如今连镜子中的自己都认不出来,但每当听到《茉莉花》的旋律,她就会不自觉地抬起手,做出当年在观测站记录数据的动作。

  “人的身体记得一切。”她在一次短暂清醒时对吴宸说,“就算脑子忘了,心还记得。”

  这句话成了新剧本的第一行字。

  他决定不再依赖宏大叙事或视觉奇观,而是回归最朴素的镜头语言:用黑白与彩色交替呈现记忆的断裂与重组,用长镜头凝视人物细微的表情变化,用环境音构建时空错位感。整部影片将以一位失忆画家为主角,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逐渐失去对妻子、子女乃至自我的认知,却始终能在画布上勾勒出同一个夏日午后的情景??阳光穿过树叶,蝉鸣如雨,一个小女孩蹲在溪边捞鱼,裙角沾满了泥。

  这个画面,是他唯一反复重现的记忆碎片。

  而现实中的妻子,则默默收集着他每一幅画作,试图从中拼凑出他们共同走过的岁月。直到某天,她在阁楼翻到一本尘封的日记,才终于明白:那个夏天,其实是她第一次见他父母的日子。那天她紧张得手心出汗,不小心踩进小溪滑倒,是他笑着把她拉起来,说:“你看,连大自然都在欢迎你。”

  那是他们爱情的起点。

  也是他大脑中最后一块未被侵蚀的净土。

  吴宸写到这里时,雪开始下了。

  细碎的雪花贴着玻璃缓缓滑落,像老式胶片划过放映机的齿孔。他合上本子,起身走到屋角的老式木柜前,拉开抽屉,取出一台16毫米胶片摄影机??这是他在伦敦古董市场淘来的宝贝,上世纪六十年代产,机身斑驳,皮套磨损,但机械结构依然精准。他轻轻抚摸过取景器,仿佛触到了电影最初的温度。

  他曾答应过自己:如果有一天,资本和技术让电影变成流水线产品,他就回到这台机器面前,重新学会用双手一格一格地捕捉光影。

  现在,或许正是时候。

  第二天清晨,他徒步走了七公里抵达最近的小镇,租下了一间废弃的小学礼堂。屋顶漏风,地板吱呀作响,墙上还留着孩子们画的歪歪扭扭的太阳和小鸟。他让当地工人简单修缮了一下电路,又找来几盏钨丝灯和一块灰布背景,便开始了测试拍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